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商品交换使用统一货币B.兴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
C.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D.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古希腊“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反映了魏源(     
A.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
C.主张在中国推行民主制D.主张效仿欧美以建立共和制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考古发掘的秦朝几方印章,据此判断秦朝(     
A.实行“车同轨、书同文”B.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随葬品中必须有官员的印信D.地方推行了分封制度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保护私有财产理念的产生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

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

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B.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明清两代,朝廷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典籍,在编纂时按照朝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由此可知,这些大型典籍的编纂旨在
A.总结传统文化精髓B.彰显皇帝丰功伟绩
C.探索近代自然科学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