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g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是9NA |
B.标准状况下,22.4L Br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C.在Al3+浓度为0.6mol/L的硫酸铝溶液中,![]() |
D.含有0.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A.K+一定存在,且浓度 ≥0.2mol/L |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 |
C.Cl﹣一定存在 | D.Fe3+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
A.a能吸水变为b,此过程是物理变化,所以a可作干燥剂 |
B.单质铜和硫磺直接加热可直接得到e |
C.古代湿法炼铜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
D.![]() |
A.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
B.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需用干燥沙土覆盖 |
C.大量氯气泄漏时,应顺风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向低凹处去 |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A.原子半径:r(Y)>r(X)>r(W) |
B.X的最简单氢化物呈正四面体形 |
C.元素Z的含氧酸均是强酸 |
D.W、Y、Z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
X | Y | Z | |
A | 雾 | 胶体 | 分散系 |
B | 酸性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氧化物 |
C | 核素 | 同位素 | 元素 |
D |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A.A | B.B | C.C | D.D |
A.将过量的Na投入到AlCl3溶液中 |
B.将过量的Na2O投入到AlCl3溶液中 |
C.将过量的Na投入到MgCl2溶液中 |
D.将过量的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 |
A.两个气球内的压强相同 | B.氢气球和氦气球的质量不同 |
C.气球内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 D.气球内两种气体的原子数相同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 D.被氧化的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
A.定容时俯视读数 | B.固体溶解后未经冷却立即转入容量瓶 |
C.称取氢氧化钠固体8.8 g | D.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