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目前抑郁症被列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2021年11月,中国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资料1:单胺类学说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的3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系统功能失调。其中5-羟色胺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神经细胞分泌出的5-羟色胺有一部分会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
资料2:另外的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紊乱可使CRH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CRH(一种多肽类激素)分泌增多,为抑郁症的成因之一。
资料3:细胞因子假说指出,抑郁症的发生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患者免疫功能发生了变化。临床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体内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干扰素γ等表达水平升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研究表明,促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将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内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改变。已知SSRI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能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SRI可提高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的概率
B.由题意可知,5-羟色胺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C.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D.促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减少
2.IL-1β、IL-6、TNF-α等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几个途径强有效的激活HPA轴(如图);同时在细胞因子诱导下,下丘脑、垂体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升高失去敏感,造成负反馈功能受损。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B.抑制CRH受体基因的表达可以减少CRH的分泌
C.CRH神经元与垂体细胞上都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
D.CRH的产生、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3.除抑郁症外,细胞因子与人体多种疾病有关,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它们可能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攻击宿主自身组织和器官,使机体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此现象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科研人员探索了病毒感染引起Caco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β的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Flα靶向抑制剂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药物
B.病毒感染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并进一步引起IFNβ表达量提高
C.病原体可以通过“细胞因子风暴”形成负反馈,使病原体更容易感染人体
D.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光合作用依据是否需要光能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ATP和NADPH的再生与消耗是连接这两个阶段的关键。研究人员发现蓝细菌光反应所产生的ATP和NADPH的比值为2.57:2,而暗反应消耗的ATP和NADPH的比值为3:2,这种供需不平衡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科研人员在蓝细菌中引入异丙醇合成途径,代谢过程如图。据图回答问题(图中A、B、C代表物质,→表示蓝细菌本身不存在的代谢途径):
   
(1)
图中的C代表___。蓝细菌产生的ATP和NADPH的比___(填“高于”或“低于”)消耗的ATP和NADPH的比,引入异丙醇合成途径可解除因NADPH积累而造成的___反应速率下降,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2)研究人员在野生蓝细菌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蓝细菌A、B(具体的基因导入情况如下表所示),并分别测定了三者的光合作用曲线,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野生蓝细菌未导入任何外源基因
重组蓝细菌A导入酶a、酶b、酶c基因
重组蓝细菌B导入酶a、酶b基因
   
①实验步骤:将若干重组蓝细菌A、B和野生蓝细菌各自均分为___组,分别放置于如图所示的0、100、200、300lux等光照强度下,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最后测定各组蓝细菌氧气的释放速率。
②重组蓝细菌B的实验结果应与___(填蓝细菌类型)相似。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将酶c基因导入野生蓝细菌中构建了重组蓝细菌C,将该重组菌放置于含有___的培养基中并测定其光合作用曲线,发现结果与重组蓝细菌A相似。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番茄果实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影响,市场上销售的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发现未授粉及授粉8天后番茄的子房发育情况差异显著(图1所示),结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推断,授粉后___产生生长素促进了子房的发育。
(2)检测授粉与朱授粉番茄雌蕊产生乙烯的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图2推测乙烯对子房发育具有___作用。
(3)为证实乙烯对子房发育的作用,以野生型番茄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处理。
授粉情况授粉未授粉授粉未授粉
实验处理施加清水施加Ⅰ施加Ⅱ施加Ⅲ
子房是否发育为果实
表中Ⅰ~Ⅲ处所需的试剂应分别选用___(填选项前字母)。实验结果支持上述推测。
A.清水
B.生长素
C.生长素运输抑制剂
D.乙烯利
E.乙烯受体抑制剂

(4)研究还发现野生型番茄授粉后子房内赤霉素(GA)含量升高。为研究GA和乙烯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以野生型番茄和乙烯受体功能丧失的突变体S为材料进行实验,相关处理及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结果表明GA的作用是___。在未授粉情况下,S突变体比野生型体内G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由此推测未授粉的S突变体子房可发育为果实的原因是突变体S乙烯受体功能丧失,导致乙烯对GA合成的抑制作用___,GA合成量升高,促进果实发育。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氮沉降是指大气中的氮元素降落到陆地和水体的过程。研究人员在同一草原上选取物种多样性不同的样地开展实验来探究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割去植物地上部分)对草原生态系统储碳功能的影响。
(1)草地生态系统中,碳输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
科研人员在同一人工草地生态系统选取多样性不同的样地开展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

图1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双选)。
A.草原生态系统中,碳输入生物群落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硝酸铵、是否进行刈割、多样性的不同(多样性程度)
C.4、5、6组中添加硝酸铵的目的是模拟氮沉降环境
D.由图可知,氮沉降会降低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3)据图1可知,刈割可在氮沉降背景下更明显地对抗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系统储碳能力的___(正/负)效应,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___(a-f代表1-6组生态系统储碳能力的相对值,用计算式表示)。
微生物残体碳是生态系统土壤碳库中有机碳的重要组成,真菌残体碳比细菌残体碳更难降解。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对草250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真菌残体碳总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4)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和碳循环的过程,请完善氮沉降背景下刈割对草地生态系统储碳功能影响的途径①___;②___;③___;④___;⑤___(在横线上填写“增加或减弱”)。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木材的材质与木质素含量有密切的关系,用木质素含量低的木材造纸能减少废料和污染。下图为木质素合成的部分代谢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树种的木质素含量正常与木质素含量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该树种木质素含量低的三个突变体,是上图中三个酶对应的常染色体单基因纯合突变所致。三个突变体两两杂交,F₁的木质素含量都正常,说明三个突变体都是等位基因突变成为___________性基因。上述突变体木质素含量低是因为相应的酶失去功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进而控制木质素含量这一性状。
(2)为了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不发生突变和互换),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中木质素含量低的比例为5/8,用A/a、B/b、D/d表示基因,在该杂合子染色体上标出基因位置(如图)。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木质素含量低的纯合子比例是___________,则三对基因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3)木质素的合成有多条途径。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改变木质素合成相关酶基因可降低该树种的木质素含量,说明基因组编辑可通过碱基的___________,使酶基因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与单基因被编辑的个体相比,多基因被编辑的个体木质素含量更低,原因是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当R基因插入一段外源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下图是豌豆圆粒和皱粒种子形成的机制。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a称为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酶参与,与DNA复制相比,该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________
(2)过程b称为________,由放大后的图可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丙氨酸对应的反密码子是________
(3)图中一个mRNA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
(4)图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R基因通过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促进________,进而使豌豆种子呈现出圆粒的性状。若淀粉分支酶含350个氨基酸,则淀粉分支酶基因的模板链至少含________个碱基。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bp表示碱基对)。图1为果蝇核DNA的电镜照片,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是DNA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果蝇的DNA有________(填“多”或“单”)个复制起点,不同复制起点________(同时/不同时)开始复制。
(2)DNA复制时所需的原料为________,所需的酶有________(填至少两种)。
(3)通常一个DNA分子经复制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这是因为DNA独特的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图2中①②③构成的④________(是\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⑤中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⑥表示的是________(填中文名称),某一DNA分子共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n个,第m次复制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某家系的甲、乙两种遗传病遗传系谱图,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致病基因用D或d表示,已知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
(2)分析可知图中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___________,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____________。Ⅲ2个体的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_个致病基因。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1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动物同一个细胞分裂时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显示部分染色体,不考虑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CD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该动物为___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图2中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时期,含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中含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图3是兴趣小组获得的某一水稻品种(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其中A~E代表不同时期。按照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图3中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D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关于基因发现过程中各位科学家的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为了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
B.约翰逊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并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