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B.强调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
C.违背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原则 | D.奠定了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理论基础 |
材料 北宋宰辅籍贯分布统计表
北方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南方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河北西路 | 14 | 7 | 2 | 两浙路 | 2 | 9 | 13 |
开封府 | 9 | 4 | 11 | 福建路 | 1 | 4 | 19 |
京东西路 | 9 | 6 | 7 | 江南东路 | 2 | 3 | |
河北东路 | 8 | 4 | 江南西路 | 2 | 3 | 6 | |
河东路 | 8 | 6 | 1 | 荆湖北路 | 3 | ||
京西北路 | 6 | 9 | 3 | 京西南路 | 1 | ||
京东东路 | 5 | 5 | 1 | 淮南东路 | 1 | 4 | |
水兴军路 | 1 | 1 | 1 | 淮南西路 | 1 | 1 | 2 |
京西南路 | 2 | 成都府路 | 1 | 7 | |||
秦凤路 | 1 | 利州路 | 1 | 2 | 1 | ||
淮南东路 | 1 | 1 | 梓州路 | 1 | |||
淮南西路 | 2 | ||||||
小计 | 60 | 39 | 36 | 8 | 22 | 59 | |
合计 | 135 | 89 |
——据康保苓《北宋宰辅籍贯分布统计表》编制
材料一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全书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用数据对生产过程中提及的时间、重量、长度、宽度、高度、比率等进行量化。如《乃粒·稻》“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裁⋯⋯凡秧田一亩所生秧,共移栽二十五亩。凡秧即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种植时间和秧田本田的比例关系,农民能够根据书中的具体数据来对农作物进行培育,避免损失。农业生产者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生产制造,有利于普及这些工艺技术,使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
——摘编自郑雪颖《<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一些开明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的推动下,科学开始逐渐扮演了富国强兵的角色,而传统上对科技轻视的旧观念逐渐瓦解,使《天工开物》得以再版。民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逐步替代传统士绅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接受近代教育的同时认识到科技力量对社会变革和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逐渐开始挖掘《天工开物》里的科技思想和经济思想,并在其自身的著作中广泛引用《天工开物》的内容,使长期以来不为“正统文化”所重的《天工开物》及与之处于同样境地的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才有机会成为“显学”。
——摘编自李书状《民国时期<天工开物>再版的原因探析及启示》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通过行政手段,打破原来大部分以血缘为纽带的互助关系,以村、乡行政区为单位,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社”“义务耕田队”“妇女生产组”“儿童杂务队”等劳动互助组织迅速成立起来。'督冀鲁豫边区在劳动竞赛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互助合作社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形成了以团体为基本单元的竞赛活动。1941年3月至1942年,在王震的率领下,三五九旅分四批进驻南泥湾,克服千难万险,开创了壮阔的“陕北好江南”,谱写了彪炳史册的佳话。劳动竞赛活动在各行各业普遍开展,陕甘宁边区的“赵占魁运动”、太行边区的“甄荣典运动”、晋绥边区的“张秋风运动”等,无不是南泥湾精神的生动体现。
——摘编自欧阳恩良、王建超《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竞赛的历史考察》
材料 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学者就其表现列出了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性质方面
②社会矛盾方面
③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方面
④阶级结构方面
⑤经济结构方面
⑥国际地位方面
⑦外交和国防观念方面
⑧思想文化方面
⑨政治制度方面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外国在华资产约12.1亿元,主要为英美所有。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禁运清单非常详细,除战略物资、军事物资之外,还包括大量的民用物资。到1953年,英国企业资产由6.9亿元减少到3.1亿元,美国企业资产由3.9亿元减少到1600万元。
——摘编自孙健《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979年——2017年,中国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8965.2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投资对中国增加投资、就业、出口、税收以及提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起积极作用。但外商投资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对国有资产估价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等。早在1979年,中国就开展涉外经济立法,2002年公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目录对外商投资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此外还修改、完善一些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摘编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材料一 明代,江南棉、桑种植逐渐广泛,可谓“乡间隙地,无不栽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地宜稻者十之六七,皆弃稻栽(棉)花”。以致曾经“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至明代“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即使是产米之都的苏州,也多依赖湖广之粮。江南地区种植烟草、竹木、花卉之人日广,扬州、杭州等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供应市场。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推动了农业雇佣的发展,形成了长工、短工、月工、忙工、伴工等雇佣形式。他们多接受雇主的工钱,同雇主的生产相结合,为雇主生产,增殖其价值。此外,江南农民或迫于生计,或欲发财致富,弃本逐末现象也日益增多。
——摘编自朱子彦《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B.加强中非经济交往合作 |
C.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
A.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C.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D.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