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如图,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x0=54m处,该时刻甲车匀速行驶,乙车停在路边,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准备停车。已知从甲车减速时开始计时,第1秒内位移为32m,第2秒内位移为24m。从甲车减速开始1秒末乙车开始运动,与甲车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甲乙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求:
(1)乙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间内,行驶的位移是多少;
(2)甲车刚开始减速时的速度;
(3)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长为L的金属管从地面以v0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口正上方高hh>L),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运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穿过管所用的时间等于
B.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
C.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
D.小球不可能在上升阶段穿过管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AC水平轨道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LBC=2 m,CDF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0.2 m的光滑半圆轨道,两轨道相切于C点,CF右侧有电场强度E=2×10³N/C的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一根轻质绝缘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带负电的滑块P(可视为质点)接触但不连接,弹簧原长时滑块在B点。现向左压缩弹簧后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P的质量为m=0.2 kg,电荷量为q=-1.0×10-3C,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忽略滑块P与轨道间的电荷转移。已知 g=10 m/s²。求:
(l)若滑块P运动到F点的瞬间对轨道压力为3N,求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2)在(1)的条件下,滑块运动到与O点等高的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欲使滑块Р能进入圆轨道而且在进入圆轨道后不脱离圆轨道(即滑块只能从C点或者F点离开半圆轨道),求弹簧最初释放的弹性势能的取值范围。(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用长为L的轻质细绳连接,B球穿在光滑细杆上。初始时,细绳处于水平状态,现将A、B由静止释放,两球均可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与B球同时达到最大速度
B.A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
C.B球运动的最大速度小于A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D.A球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大于B球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B平滑连接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DC为圆弧最低点,圆弧与斜面AB相切于B点,圆弧最高点与光滑半圆管DE水平相切于D点,半圆管上端出口与长度为L=3m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于E点。一个质量m=0.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A下滑。已知斜面高h=0.3m,斜面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圆弧BCD和半圆管DE半径分别为R=0.5m,r=0.1m,sin37°=0.6,cos37°=0.8,g=10m/s2,管的内径可忽略。
(1)若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求物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使小物块以初速度从传送带最右端F点滑上传送带,传送带同时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为逆时针转动,两者间动摩擦因数,求小物块运动到E点的速度;
(3)若在A点给小物块合适的初动能,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并能够到达E点,求初动能Ek的最小值。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U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斜面上。区域Ⅰ、Ⅱ中磁场方向均垂直斜面向上,Ⅰ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Ⅱ区中为匀强磁场。阻值恒定的金属棒从无磁场区域中a处由静止释放,进入Ⅱ区后,经b下行至c处反向上行。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垂直导轨且接触良好。在第一次下行和上行的过程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棒下行过b时的速度大于上行过b时的速度
B.金属棒下行过b时的加速度大于上行过b时的加速度
C.金属棒不能回到无磁场区
D.金属棒能回到无磁场区,但不能回到a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游戏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由小平台、传送带和小车三部分组成。倾角为α=37°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 v0=6m/s 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 m=1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平台以v1=4.0m/s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地从传送带最上端(传送轮大小不计)进入传送带。物体在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从传送带底部离开传送带。已知传送带长度 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质量M=2.6kg的无动力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表面光滑且由水平轨道与圆轨道平滑连接组成,圆轨道半径R=0.5m。物体离开传送带后沿水平方向冲上小车(物体从离开传送带到冲上小车过程无动能损耗),并在小车右侧的最高点离开小车,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小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平台距离传送带最上端的高度h
(2)求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3)从物体离开小车开始计时,求当物体再次回到小车过程中小车发生的位移d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有一倾角的斜面B,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在B上。现用水平力F推物体A,在F由零逐渐增加至再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A和B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
B.A对B压力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C.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
D.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的“多段式多功能载运月球天梯概念研究”,图甲是“天梯”项目海基平台效果图,是在赤道上建造重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宇航员乘坐太空舱通过“太空电梯”直通地球空间站。图乙中为宇航员到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曲线为地球引力对宇航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的关系;直线为宇航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在不同高度的宇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的线速度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B.图乙中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C.宇航员在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宇航员感受到的“重力”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一倾角、长度为的固定斜面,其底端与长木板B上表面等高。B最初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左端与斜面接触但不粘连,斜面底端与木板B的上表面接触处圆滑。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A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最终A刚好未从木板B上滑下。已知A、B的质量相等,木板B的长度,A与斜面、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
(1)A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通过计算分析当A滑上B的上表面后,B是否仍保持静止;
(3)若B仍然静止,求出的最小值;若B滑动,求出的值。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