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改变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 B.促进蒙汉民族交融 |
C.加强对地方事务的管理 | D.彰显政权的合法性 |
A.否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 | B.发扬了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 |
C.体现了个性自由的精神追求 | D.揭示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弊端 |
A.具有笼络汉族士人的作用 | B.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
C.取代军机处成为权力中枢 | D.利于进一步加强皇权 |
A.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B.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 |
C.社会制度决定战争成败 | D.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 |
A.中央权力受到挑战 | B.近代海防意识淡薄 |
C.军事管理体制落后 | D.无力扭转战争败局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B.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C.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D.形成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力量 |
A.巩固了中共在解放区的阶级基础 | B.否定了没收地主土地的必要性 |
C.体现了中共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D.消除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
指标 主要农产品 | 单位 | 1952 | 1957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461 | 537 |
粮食 | 万吨 | 16392 | 19505 |
棉花 | 万吨 | 130.4 | 164 |
油料 | 万吨 | 4193 | 4196 |
A.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 | B.土地改革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
C.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 | D.照搬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模式 |
A.适息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B.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 |
C.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 D.反映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愿望 |
分类 部门 | 社会总产值(100%) | 国民总收入(100%) | ||
1966年 | 1976年 | 1966年 | 1976年 | |
农业 | 29.7 | 25.4 | 43.6 | 41 |
工业 | 53.1 | 58.1 | 38.2 | 43.3 |
建筑业 | 6.4 | 8.0 | 3.7 | 4.9 |
运输业 | 3.3 | 2.9 | 4.2 | 3.8 |
商业 | 2.1 | 5.6 | 10.3 | 7.0 |
A.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 B.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
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 D.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