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mRNA转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l)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____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____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间的韧皮部上下连通。
(2)为研究梨属特异性Pb基因转录出的mRNA(简称PbmRNA)在侧枝中的运输,科研人员以杜梨为材料进行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科研人员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去除叶片的目的是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____ 枝段的韧皮部存在Pb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____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至环剥后第22天、第32天,第2和3枝段的PbmRNA ____ 。据此推测,PbmRNA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和接穗间mRNA的传递规律,科研人员将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嫁接后第2、3、7天分别提取接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mRNA,经________获得cDNA,PCR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处理,电泳检测得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说明____

(4)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烟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PbmRNA含量。请写出实验组应选用的砧木和接穗。
实验材料:野生型烟草、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入空载体的转基因烟草
实验组: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决定(如表1),现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分析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1   
表2
注:亲代雄果蝇均是正常饲喂得到。
⑴亲代雌果蝇中________在饲喂时一定添加了银盐。
⑵果蝇甲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思路:

请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二中,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果蝇甲基因型为Bb。
⑶已知基因T能够增强基因B的表达,使褐色果蝇表现为深褐色。在正常饲喂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基因T导入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中的某条染色体上(非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培育成一只转基因雌果蝇A;
②将雌果蝇A与黄色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黄色∶褐色∶深褐色=____________
③为确定基因T所在的染色体,选出F1中的深褐色果蝇进行自由交配。若基因T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代出现深褐色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若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中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色种类分别是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其中A 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 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 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则F2黄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为了得到和甲组相同的实验结果,还可通过亲本组合_____________(写基因型)来实现。  
(3)研究人员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情况可能为下图哪些情况: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 (纯合子/杂合子)。
(2)利用非残翅(♀)×裂翅(♂)杂交,可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可利用上图中果蝇______(♀)×_______(♂),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做出判断。
(3)该等位基因若位于X和Y染色体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图中的杂交实验结果。
(4)研究发现果蝇体内e和f是两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形致死基因,即XeXe、XfXf、XeY、XfY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为了只得到雌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X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____的雌蝇,将该雌蝇与基因型为______的雄蝇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玉米种子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显性基因A、B、R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色;其他情况都为无色。现用一种有色种子植株分别与三种无色种子植株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①②③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a与R、r的遗传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若让亲本中的有色种子植株自交,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该有色种子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rr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其中某植株果穗上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一粒有色种子。该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实验小组在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无眼突变体,为了研究雄性无眼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并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红眼、白眼基因分别用W、w表示,野生型、无眼基因分别用E、e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P
野生型红眼(♀)×无眼(♂)
F1
全为野生型红眼
F2
野生型红眼:雌雄果蝇均有

野生型白眼:只有雄果蝇

无眼:雌雄各占1/2

 
(1)控制果蝇红眼和无眼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染色体,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定律。
(2)F1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野生型红眼占__________。
(3)F2中,野生型红眼自由交配,后代中无眼果蝇占____________。
(4)现有一纯系野生型三体果蝇,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试分析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该野生型三体果蝇能产生配子且均可育,现为验证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IV号染色体上,用该果蝇与eeXWY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统计F2表现型及数量比。

①若出现_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存在第IV号染色体上;
②若出现野生型:无眼=3:1,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IV号染色体上。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鱗翅目昆虫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虫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该种昆虫体壁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与体壁颜色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让白色雌虫与绿色雄虫杂交,F1个体都是绿色。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雄虫:绿色雌虫:黄色雌虫:蓝色雄虫:蓝色雌虫:白色雌虫=6:3:3:2: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不同。基因A、B分别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F2中绿色雄虫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F2蓝色雄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让F2中蓝色雌雄虫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4)蓝色雄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现有足够多的绿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和白色雌雄个体,请用最快捷的方法培育出纯合蓝色雄虫,步骤如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                      b. Ddgg
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           b. DDGg            c. DdGG            d. DdGg
(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___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I、(1)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在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调节作用,揭开了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生物体内存在着两类蛋白质降解过程,一种是不需要能量的,比如发生在消化道中的初步降解,这一过程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参与;另一种则需要能量,它是一种高效率、针对性很强的降解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填细胞器)。
(2)今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水解后只得到四种氨基酸;丙氨酸(C3H7NO2):CH3CH—COOHNH2,甘氨酸((C3H7NO2)):CH2CH—COOHNH2,苯丙氨酸(C9H11NO2):C6H5CH3C—COOHNH2,谷氨酸(C5H9NO4):CH2CH2—CH—COOHCOOHNH2,问:该物质共含有羧基__________个,R基__________种;进行水解时需__________个水分子,水解后谷氨酸有__________个。
(3)据调查,某地人群基因型为XBXB的比例为42.32%、XBXb为7.36%、XbXb为0.32%、XBY为46%、XbY为4%,则该地区X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
(4)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型(IAIA,IAi)=0.45;B型(IBIB,IBi)=0.13;AB型(IAIB)=0.06;O型(ii)=0.36。试计算IA、IB、i这3个等位基因的频率___________。
(5)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部分步骤如下: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图结果,研究者推测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用图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__(横切片、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表明IAA作用于表皮细胞;若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表明GA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II、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竞争。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______法。
(4)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三个方面的功能。
(5)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Ⅰ.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 选取二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1)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Ⅱ.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 (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2无乙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