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示意我国某热带雨林地区人工多层经济林模式,图右示意我国某地区“猪沼果”模式,二者均为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政策、劳动力 | B.环境、资金 | C.原料、运行管理 | D.降水、技术 |
A.减少土壤污染 | B.减少水污染 | C.减少大气污染 | D.减少温室气体 |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交通便利 | B.经济基础好 | C.地形平坦 | D.环境人口容量大、发展空间大 |
A.王府井图书中心 | B.国家行政职能部门 | C.高科技研究中心 | D.各国在中国大使馆 |
A.保护白洋淀原生环境,禁止开发建设 | B.压缩城市公共建设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
C.围填白洋淀周边湿地,作为建设用地 | D.适当扩大公共建设用地,提升城市品质 |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 B.地跨我国三大地区 |
C.改革开放起步早 | D.交通便利 |
A.生态保护 | B.经济建设 | C.灾害防御 | D.城市建设 |
A.上海市 | B.武汉市 | C.成都市 | D.重庆市 |
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A.腹地广阔 | B.交通便利 | C.资源丰富 | D.历史悠久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8年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长江三角洲为川渝地区提供能源、原料 |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应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C.长江三角洲为川渝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
D.川渝地区的重点是生态建设,应严控经济发展 |
A.建设防护林体系,做好水土保持 | B.退耕还林,控制荒漠化发展 |
C.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 D.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2019年6月28日,我国最大的两艘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蓝海201”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使用。“蓝海101”和“蓝海201”堪称我国农业的“航空母舰”,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建设和具体运行维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新疆多语种地名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新疆各民族人民长期聚居和杂居融合的映射,其形成与海拔、坡度以及当地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图为新疆各语种地名海拔区间占比统计图,其中汉语地名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82%。完成下面小题。
A.蒙古语地名在各海拔较均衡 | B.各海拔以维吾尔语地名为主 |
C.海拔最高处为哈萨克语地名 | D.历史上蒙古族在此定居最早 |
A.山间高平原地区 | B.盆地中央 | C.冲洪积平原地区 | D.中低山区 |
A.新疆曾经气候湿润 | B.蒙古族传统习惯逐水草而居 |
C.新疆多季节性河流 | D.希望所至所居之处水草丰美 |
家住大连的李宁日记中这样记载:“2023年12月29日下午5点,爸爸驾车走潮汐车道出城回郊区的老家,一路平安,晚上7点顺利到达。”潮汐车道属可变车道,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不同的交通流量,规定在不同时段行车方向变化的车道。下图为车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福建莆田市拥有“三山六海一分田”的特征。Y村位于莆田市的兴化平原,多为同姓氏的家族群体聚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下图为Y村某一区域空间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A.土地资源紧张 | B.地形起伏较小 | C.河网密度较小 | D.冬季气温低 |
A.人口数量 | B.光照条件 | C.宗族文化 | D.河流走向 |
为适应自然环境,西北旱作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该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保持土壤水分,二是改善土壤温度,三是生态效益好。结合资料,完成下题。
1.该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膜外水下渗 | B.抑制士壤水蒸发 | C.增加地表径流 | D.增加大气降水 |
A.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使用 | B.增加士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 |
C.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 D.减少土壤含水量,防治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