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任何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
B.当前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一定时间后数量一定增长 |
C.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D.出生、死亡是个体水平的特征,但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 |
A.蓝细菌和硝化细菌均可以合成有机物,但所需能量来源不同 |
B.支原体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4种 |
C.降低环境中镁离子含量,发菜的光合速率不受影响 |
D.支原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A.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有利于运输O2 |
B.细胞骨架可以支撑细胞质中诸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细胞进行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 |
C.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较为发达,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与运输 |
D.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进出的通道,也有利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
A.②③交替连接使DNA分子具有了特异性 |
B.复制时,⑤中碱基配对需要DNA聚合酶 |
C.④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共8种 |
D.该DNA分子中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A.4∶4∶1 | B.1∶2∶1 | C.3∶5∶1 | D.13∶2∶1 |
A.XDXD ×XD Y | B.XDXD×XdY |
C.XD Xd ×Xd Y | D.XdXd ×XDY |
A.实验材料可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
B.使用卡诺氏液解离细胞后须用95%的酒精冲洗2次 |
C.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均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着丝粒不能分裂 |
D.可用甲紫溶液染色后制片,显微镜下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 |
A.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
B.雄蜂为单倍体生物 |
C.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同源染色体 |
D.单倍体生物均只含1个染色体组 |
A.人工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
B.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由于基因重组,后代会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 |
A.DNA甲基化会引起Y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改变 |
B.DNA甲基化后会导致Y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 |
C.DNA甲基化引起的Y蛋白含量减少不会遗传给后代 |
D.抑制DNA甲基化酶的活性有利于DNA甲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