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经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后,可被微生物发酵利用。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I-Ⅲ均需在超净台上进行,I和Ⅲ均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培养基②的每一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
C.步骤Ⅱ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鉴定并扩增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过程
D.④从功能来看应为选择培养基,以便选出透明圈大的菌落作目的菌种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一些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灭菌、消毒、防腐等是控制有害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制作果酒过程中,葡萄用清水冲洗后需用70%的酒精消毒
B.金华火腿制作过程中盐腌等防腐措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C.制作泡菜时泡菜坛要密封,主要目的是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D.泡菜腌制过程中,通常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来抑制杂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普通的肿瘤治疗——单克隆抗体(单抗)只能结合单一的抗原,无法有效地聚集于肿瘤组织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双抗)可以将抗肿瘤的药物直接导至靶细胞,通过靶向多个抗原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基因工程制备双抗的原理是对传统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方面的改造,从而形成双特异性抗体。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也可以制备双抗,先将每个杂交瘤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单克隆抗体,然后将这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在一起,此融合的杂交瘤细胞能够重新随机组合“双亲”单抗肽段,从而产生双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诱导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一定会产生双抗
B.基因工程改造传统单抗,操作对象是肽链
C.制备杂交瘤过程中需要将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D.相比于普通化疗,双抗治疗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并降低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调控植物细胞活性氧产生机制的新发现,能量代谢本质上是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叶绿体内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对叶绿体行使正常功能非常重要。在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会有活性氧产生,活性氧可以调控细胞代谢,并与细胞凋亡有关。我国科学家发现一个拟南芥突变体m(M基因突变为m基因),在受到长时间连续光照时,植株会出现因细胞凋亡而引起的叶片黄斑等表型。M基因编码叶绿体中催化脂肪酸合成的M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m中M酶活性下降,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为探究M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的原因,研究人员以诱变剂处理突变体m,筛选不表现细胞凋亡,但仍保留m基因的突变株。通过对所获一系列突变体的详细解析,发现叶绿体中pMDH酶、线粒体中mMDH酶和线粒体内膜复合物I(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等均参与细胞凋亡过程。由此揭示出一条活性氧产生的新途径(如图):A酸作为叶绿体中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物质,从叶绿体经细胞质基质进入到线粒体中,在mMDH酶的作用下产生NADH([H])和B酸,NADH被氧化会产生活性氧。活性氧超过一定水平后引发细胞凋亡。
      
在上述研究中,科学家从拟南芥突变体m入手,揭示出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存在着一条A酸-B酸循环途径。对A酸-B酸循环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探索植物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1)叶绿体通过___________作用将CO2转化为糖。从文中可知,叶绿体也可以合成脂肪的组分___________
(2)结合文中图示分析,M基因突变为m后,植株在长时间光照条件下出现细胞凋亡的原因是:_____,A酸转运到线粒体,最终导致产生过量活性氧并诱发细胞凋亡。
(3)请将下列各项的序号排序,以呈现本文中科学家解析“M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思路:___________
①确定相应蛋白的细胞定位和功能②用诱变剂处理突变体m③鉴定相关基因④筛选保留m基因但不表现凋亡的突变株
(4)本文拓展了高中教材中关于细胞器间协调配合的内容,请从细胞器间协作以维持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加以概括说明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
C.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小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
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 CO2,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于常见的生物群落,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且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草原上降雨均匀,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动物常为穴居或快速奔跑类型
C.森林生物群落中三七、人参等阴生植物具有茎细长、细胞壁薄、叶绿体颗粒大等特点
D.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多时,一定会因为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给对方带来伤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群落的形成是多种生物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外貌和物种组成等差异划分群落的类型
B.森林中的一些生物可能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
C.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少、群落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重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垂直带IIVVVI
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
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319152201136125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
B.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表示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影响群落的分布状况,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
B.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年降雨量
C.温带雨林中微生物的分解速率一般应高于苔原
D.从图中群落分布的区域大小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温带阔叶林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陆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B.生活在这些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分别有各自适应环境的方式
C.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
D.这些群落的形成受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