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降温 |
B.使用催化剂 |
C.增大反应物浓度 |
D.增大气体的压强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ΔH>0,(A%为A平衡时百分含量)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A.△H2>△H3 | B.△H1<△H3 |
C.△H1+△H3=△H2 | D.△H3<0 |
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 |
B.10min内容器中的气体密度逐渐减小 |
C.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 kJ |
D.升高容器温度,反应速率ν(正)、ν(逆)均增大 |
A.![]()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 D.![]() ![]() ![]() |
A.装置中电子转移途径:![]() ![]() ![]() |
B.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C.可用氯化钠水溶液代替该有机电解液 |
D.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A.铝—空气电池(如上图)中,铝作负极,电子通过外电路到正极 |
B.为帮助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使用活性炭作正极材料 |
C.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Al(s)+3OH-(aq)=Al(OH)3(s)+3e-,每消耗2.7 g Al(s),需耗氧6.72 L(标准状况) |
D.金属—空气电池的可持续应用要求是一方面在工作状态下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另一方面在非工作状态下能够密封防止金属自腐蚀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 B.图a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 |
C.图b可以表示甲烷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 D.图b表示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A.8min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B.在0-54分钟的反应过程中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始终为4 |
C.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D.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