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
(1)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的核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___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亲本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理论上有__________种。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所示。e在纯合(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雄果蝇A与CIB系果蝇交配,得F1,F1的性别及眼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得到的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种植物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红果(R)对黄果(r)为不完全显性,圆果(E)对扁果(e)为显性。现以一株表现型为高茎红果圆果植株为父本,表现型矮茎黄果扁果植株为母本杂交,得两种表现型的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继续与表现型矮茎黄果扁果植株杂交,得子二代。其遗传图解如下:

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如下表:
表一
表现型
高茎圆果
高茎扁果
矮茎圆果
矮茎扁果
分离比
4
1
1
4
表二
表现型
高茎粉红果
高茎黄果
矮茎粉红果
矮茎黄果
分离比
1
3
1
3
 
(1)母本植株上结出果实的颜色是             
(2)从表一的性状分离结果可以推断控制茎的高矮与果实颜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对常染色体上。表二显示可以推断控制茎的高矮与果实颜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之间符合          定律,F2中Rr与rr之比为           。F1的基因型图示是                                    。父本的基因型图示是                     
(3)若F1自交,则F2表现型为高茎扁果的几率为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血型已经清楚(见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IA频率为0.1,I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1/10000。已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假设控制疾病与正常性状的基因是E或e)
(1)该疾病为        染色体         性遗传病。
(2)9号为AB型的几率为           
(3)4号的基因型是          。3号与4号再生一个孩子是AB血型同时患病
的几率是              
(4)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有一类血型系统有22种复等位基因(WA、WB、WC、WD……WT),其中WA、WB、WC三种基因间为共显性关系,其他任意两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如WA与WD之间为完全显隐性关系。则该血型的表现型种类有___________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出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B.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C.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并记录其如图所示的A、B值,计算和记录B/A(%)值。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图中A、B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进行的实验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l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得到如图2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3l50个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4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高等植物N叶片叶缘有波状齿与锯齿、叶形有条形与剑形,其中一种性状由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种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C、c)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现有一波状齿条形叶植株与一锯齿剑形叶植株杂交,F1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锯齿条形叶=1∶l;取F1中波状齿条形叶植株自交,F2统计结果为:波状齿条形叶;波状齿剑形叶∶锯齿条形叶∶锯齿剑形叶=30∶2∶15∶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叶形的基因有2对
B.F2中波状齿植株自交,每棵植株的F3均出现了锯齿植株,原因是AA死亡
C.锯齿剑形叶植株各自隔离种植并自交,自交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是0
D.某条形叶植株测交后代中条形叶∶剑形叶=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Bbcc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有刚毛和无刚毛(A/a)、灰身和黑身(B/b)、红眼和白眼(R/r)三对相对性状,已知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用纯合有刚毛灰身红眼雌果蝇与纯合无刚毛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表现为有刚毛灰身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若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均为9∶3∶3∶1,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非3号的常染色体上
B.若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在雌雄果蝇中的比例分别为雄果蝇为3∶0∶1∶0,雄果蝇为3∶3∶1∶1,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与控制有无刚毛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
C.综合眼色和有无刚毛两对相对性状,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雄蝇的基因型有12种
D.综合眼色和有无刚毛两对相对性状,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管是否位于3号的常染色体上,则果蝇种群中雌蝇的基因型都是9种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发育性青光眼(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下面是某家系发育型青光眼的系谱图。
   
(1)系谱分析表明,发育型青光眼最可能是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根据上面系谱推测,致病基因应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其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检查发现,发育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小梁细胞中M蛋白异常。为研究其病因,研究者用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或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的质粒、正常人M蛋白基因(M+)或青光眼患者M蛋白基因(M-),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分别导入Hela细胞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和细胞中荧光的分布情况,实验分组及检测结果如下表(示只含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示含荧光蛋白基因和M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此时两基因表达的产物是一个整体)。

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a. 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Taq酶    d.限制酶    e.逆转录酶 
② 荧光蛋白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 据上表推测,发育型青光眼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小梁细胞功能异常。
(3)上表中第_______组实验可以为“发育型青光眼是显性遗传病”这一结论提供重要证据。
(4)为进一步研究M蛋白出现异常的原因,研究者提取了M-基因进行测序,然后与M+基因进行比对,其结果如下:

分析可知,患发育型青光眼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的碱基对由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最终导致M蛋白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人员在密闭广口瓶中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培养小球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先给予6小时适宜光照然后再置于黑暗条件下6小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C段与CE段比较,小球藻细胞中直接产生ATP的不同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AB、BC段线段的“斜率”不同,你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球藻的叶绿体基质中,AB、BC、CD三线段对应的时间段内,___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多。
(4)研究人员加大二氧化碳缓冲液的浓度(仍将pH调到7),结果发现小球藻的光合速率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继续延长实验时间,最终细胞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黑腹(显性)果蝇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
(2)若干单体黑腹果蝇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遗传实验中偶然获得基因型为BBb的三体黑腹果蝇,能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4种配子,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BB、Bb)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则三体黑腹果蝇(BBb)雌雄相互交配,子代黑腹果蝇中BBB所占比例_______________。
(4)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染色体 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确定基因的位置。

实验思路: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_,用该果蝇与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棒眼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