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小开河灌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自黄河下游引水灌溉。与其他引黄灌渠在渠首设沉沙池不同,小开河灌区在远离引黄闸口的地方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开创了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的先例。图示意小开河灌区干渠纵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小开河灌区(渠首不设沉沙池的自然条件是(     
A.多基岩B.海拔高C.易渗漏D.坡度大
2.为保证干渠泥沙尽可能多的输送至沉沙池,渠道建设可采取的措施有(     
A.模拟自然河道弯曲B.渠顶加盖减少降尘
C.拓展渠道平均宽度D.过水断面衬砌硬化
3.甲处抬高渠底形成地上渠是为了(     
①便于干渠检修清淤②便于附近支渠引水
③增加输沙干渠平坦段比降④实现土石挖填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海冰大量消融,受北极海冰的影响显著,可能对海气相互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海域越开阔,升温越明显,海面温度越高,海气相互作用越明显。如图为白令海峡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气相互作用最强的区域为(     
A.aB.bC.cD.d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白令海峡周边海冰大量消融产生的影响有(     
①北极海域海水盐度增加②白令海峡海水南向流动加剧③北极海域升温趋势明显④全球淡水资源储量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中、后期(     
A.出现最原始的生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氧气含量迅速上升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
2.地球上生物出现以后(     
A.O2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B.CO2的含量呈波动性上升
C.植物的进化与O2含量成正相关D.寒武纪时O2含量达到顶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陕西长武黄土塬区将种植浅根农作物的土地转化为苹果林地(深根林木),现已成为商品化苹果生产基地,一段时间后当地采用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不同平均树龄苹果地深层(4-20m〉的土壤水分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下图为不同苹果平均树龄深层土壤储水量和亏缺量图(相对于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层土壤储水量随苹果林地树龄呈现不同变化,指示出(     
A.10龄前苹果林木生长缓慢B.10-20龄耗水量迅速减少
C.20龄时深层土壤最干燥D.20龄后耗水量增长最快
2.相对于农田,改种苹果后导致该地深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减少,是因为苹果林地(     
A.灌溉用水量较多B.生长耗水量更多
C.蒸发量较高D.降水量更少
3.针对以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地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     
A.提升苹果品质B.抽取地下水
C.节约生产用水D.协调农果比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老田的父亲原为辽宁鞍钢职工,20世纪60年代,为响应国家大力开展“三线建设”的号召,到攀枝花支援建设。随后几年,攀枝花由小山村迅速崛起成为“西南钢城”。近年来,老田在企业中竞聘成为钒钛新材料企业的操作员,老田的哥哥下岗后在芒果果园工作,老田的儿子在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攀枝花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钛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我国钛矿资源丰富,已探明钛矿储量的95%分布在攀枝花,多为品位较低的原生矿,伴生多种矿种,利用率低,钛矿对外依存度高。2023微细粒钛铁矿选矿高效回收创新技术在攀枝花正式投运,该技术将使选钛率由29%左右提升到40%以上,实现科学增储的同时还减少钛资源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2)说明攀枝花市采用新技术开发钛矿资源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3年,攀枝花市提出持续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建设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简述攀枝花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内容。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5省区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局部。

(1)中原城市群东部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目前,中原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只是初步形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河南北部是我国主要的黄泛平原分布区,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取得较高经济收益。

(3)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龙门至潼关的干流河段,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河道频繁摆动于宽阔的河漫滩之间。图1为小北干流示意图,图2为1960-2015年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累计冲淤量变化图,冲淤量指河道泥沙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值。

材料二:凌汛指冰凌堵塞河道,造成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小北干流虽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却凌汛频发。

(1)指出小北干流在汛期的冲淤特征,并分析成因。
(2)结合河道特征,简述小北干流河段凌汛频发的自然原因。
(3)为减少凌汛危害,说出在小北干流河段可采取的工程措施。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公元1210年前后,长白山发生强烈的火山喷发,毁灭了原来的植被,造成大面积裸地。据考察,东坡的火山灰厚度最大。火山灰土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易受侵蚀。与其他坡向相比较,东坡的植被、土壤恢复较慢。长白落叶松(针叶林)是长白山东坡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直到公元1710年前后才得以建群并发育至今。图表示现在长白山北坡、东坡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东坡火山灰厚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坡度B.年降水量
C.喷发时的风向D.距火山口远近
2.公元1210年~1710年间,长白山东坡植被、土壤恢复较慢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不稳定B.降水量较小
C.大风频率高D.火山灰深厚
3.受自然演化规律影响,东坡山麓地带的针叶林将演替为(     
A.灌丛B.阔叶林C.苔原D.岳桦林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该地经历了浅淡水湖辫状水系盐湖沙丘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I沙丘的沙粒最有可能来自(     
A.山地B.断层C.湖滩D.河滩
2.与阶段I相比,可以推测出阶段Ⅱ(     
A.盛行风更强B.降水变率更小C.降水变率更大D.水体更新更慢
3.阶段Ⅱ到阶段Ⅲ的过程中该区域的表现可能为(     
A.小气候趋于暖湿B.生物多样性锐减C.土壤盐碱化减弱D.地下水位大幅上升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虚拟水”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对中国其他区域虚拟水贸易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区域虚拟水净贸易量(     
A.西部各区域均为净输入B.净输出仅分布东部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贸易量大D.整体为虚拟水的净输入
2.青藏高原地区虚拟水输出的主要行业为(     
A.农业B.工业C.旅游业D.交通
3.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虚拟水贸易量格局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空间距离远近B.政策扶持力度C.民族文化差异D.经济来往强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