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阿利效应指出某些生物群聚并且种群密度处于某个适宜的范围时,其种群数量能够得以增长,种群密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种群数量呈现负增长。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生物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而衰退、消亡
B.初始密度介于a~b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D.当该种群数量为d时,种群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某海岛上海鬣蜥种群的初始种群数量为N0,每年对海鬣蜥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统计,用λ表示第二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数量的倍数,t表示年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λ保持不变,t年后海鬣蜥种群的数量为N0·λt
B.若λ逐年减小,则海鬣蜥种群的数量将不断减少
C.海鬣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的λ等于1
D.若λ连续保持在1.25,则说明此时岛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无天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岛上甲、乙两个不同物种连续四年的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关于四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不变
B.乙种群的数量在第2年末仍在增长
C.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在4年内有两次相等
D.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在第3年末一定为衰退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群落中生活着甲、乙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动物种群,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种群第12年时的K值与第6年时的相同
B.乙种群在第4年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在第10~12年种群数量不变
C.乙种群在第6年后数量变化类似于“S”形增长
D.在第6~8年间,甲、乙种群的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4~1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_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___形曲线增长。
(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___________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_。若图3中曲线I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增长率最高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
(4)若某年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松鼠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呈现出“J”形增长的状态,这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5)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学家们运用不同的科学方法不断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科学方法

结论

A

施莱登和施旺

不完全归纳法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

希尔

同位素标记法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水的光解

C

孟德尔

假说—演绎法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D

艾弗里等

减法原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A.AB.BC.CD.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并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成熟叶表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观察细菌的无丝分裂需用龙胆紫染液染色
D.“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需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实验材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有关科学实验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OH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和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研究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均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
C.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都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D.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种群“J”型增长的研究都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物学研究领域常用到各种不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可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B.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可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C.“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构建的是物理模型
D.摩尔根在研究果蝇眼色遗传现象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实验中,不能通过检测放射性而进行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3H
B.CO₂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14C
C.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15N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5S或32P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