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黄宗羲认为“大凡古文传世,主于载道,而不在区区之工拙”。顾炎武称“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而既以明道救人,则于当今之所通患”。同时,对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语颇为称赏。据此可知,两者的观点(     
A.继承了宋明理学思想的精华B.彰显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
C.推动了明清社会思想的转型D.反映了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所示为宋代商业政策法规的重要内容(部分)。这些措施表明宋代(     

重要内容

来源

“其四方商旅村户,时暂将物色入市货卖,许与买人从便交易,行户不得障固;如违,依强市法科罪”

《宋会要辑稿》

“诸买卖不和而较固取者,及更出开闭,共限一价,若参市(谓人有所买卖,在旁高下其价,以相感乱),而规自入者,杖八十”

《宋刑统》

“检纳税钱毋有违限,或限内无故稽留,及非理搜检,并约喝无名税钱者,各徒二年”

《庆元条法事类》

A.区域专业市场的辐射力较强B.贸易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
C.商业资本已渗透到生产领域D.注重规范商品的交易与市场管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据《汉书》记载,中央遣使巡行始于汉武帝。《武帝纪》载,“巡行”为“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元帝纪》载,“遣谏大夫博士赏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成帝纪》载,“遣谏大夫博士分行视”“举惇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据此判断,汉代的遣使巡行制度(     
A.有效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B.促使行政机构的设置日趋合理
C.客观上利于推动儒学思想的社会化D.增强了监察官员职权的独立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孔子认为,人能自觉地坚持和贯彻道德原则,“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孟子指出,发明天赋的善性就是人之“本心”,“尽心”“知性”即是“知天”;“存心”“养性”即在“事天”。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重建贵贱有序社会的理想B.儒学思想家主体意识的觉醒
C.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D.民本思想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解放日报》“读报参考”栏目,对于政府发布的政治动员有较多涉及,如表为19529月刊发的部分政治动员稿件。

序号刊发时间稿件
192《人民司法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293《把华东物资交流搞得更旺》
394《要让工人看到好戏好电影》
497《华东整党建党工作开始了》
5911《明年度冬小麦增产竞赛开始了》
6912《上海市司法改革开始了》
7919《注意劳动保证加强安全生产》
8920《干部要加强学习理论》
9921《上海失业登记就要开始了》
10930《明天是我们的伟大的节日》

——摘编自朱清河等《建国初期党报城市政治动员功能的实践逻辑》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建国初期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6年,民国政府起草了民法草案。现摘录关于婚姻的部分条款如下:

成婚年龄为男子满十六周岁,女子满十五周岁;同宗男女,不得姑婚;四亲等内的宗亲、二亲等内的外亲和要亲以外,有切近的尊卑分或是同母异父者,也不得结婚;女子自前婚解销或撤消的当日起、没有超过六个月的时日不得再婚;但在六个月内已经分娩的不在此限;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父母的一方行止不明,或已死亡,或不能表示意思时,得到一方允许也可以结婚。但如父母双方都有上述情形时,在未成年人结婚方面,必须经过亲属会的同意;夫要相互之间,互负扶养的义务;男子满三十周岁,女子满二十五周岁无需征求父母准允可自行离婚。

谈谈你对1916年民法草案中婚姻条款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丁语原本是古代意大利的一种地方语言,到公元前后,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语言。中世纪时期,拉丁语仍被视为最神圣的语言,是欧洲各地区教会统治下的宗教、文化和行政语言。15世纪,欧洲出现众多出版社,出于商业目的,它们倾向于出版各种用民族语言写成的书籍,拉丁语书籍往往遇冷。16世纪,现代欧洲各国民族语言日趋成熟,逐渐替代拉丁语成为本国的母语和第一书面语言,拉丁语逐渐衰落。

——摘编自王亚蓝《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等

材料二   1635年,致力于“纯洁和规范语言”的法兰西学院成立,为后世各国的语言机构树立了语言标准化的典范。……17~18世纪,欧洲各国的皇室非常推崇法国文化,并且以在宫廷中讲法语为荣。1714年,法语正式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外交语言。如表为截止到2020年法语的使用情况。

使用人口构成(百万)母语人口77.3说明:
除法国外,很多欧洲居民的母语和第二外语为法语。
法语国家大多分布在西非。此外,法语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之一。
二语人口199.3
地理分布洲际数量4
国家数量29
国际组织联合国、欧盟、国际奥委会、世贸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

——摘编自刘海涛《国际语基本特征的衡量指标探索》等

(1)世界语言地位的变迁折射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分析法语能够成为国际性语言并延续至今的原因。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先秦时期临淄城的规划与建设”为主题的大遗址研学。“大遗址”是指规模宏大、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高,对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意义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材料一   公元前859年齐国新都临淄开始管建,至公元前300年前后基本完成。临淄城的规划和建设突破了周礼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管子的思想,如改变了“内城外郭”的格局,逐渐演变成“西城东郭”的布局,并突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如表为管子关于“城市规划”的部分思想。

篇目思想
《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度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平坦)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向)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排水沟)之写(泄),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

材料二   1、图2分别为临淄齐国故城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城市平面图

——摘编自姚庆丰《齐文化视域下临淄故城空间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说明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在临淄齐国故城的体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先秦时期史实,分析临淄齐国故城被认定为“大遗址”的原因。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60~1978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年平均实际增长率为5.9%。如表为其1960年和1978年三类出口商品所占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     
类别年份农产品矿产品制成品
196052119
197821521
A.集约型产业获得发展B.促成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工业化战略取得成效D.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合理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日本战败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未将对日本的现实生产活动与战后经济复兴作为占领政策的重点。1948年10月7日,美国决定停止在日本的一切改革,并指出“今后对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复兴”。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旨在(     
A.清除法西斯主义的经济基础B.进一步扩大对日资本输出
C.改变美苏对峙中的被动地位D.适应亚太地区政局的变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