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从嫩江支流变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地形平缓,气候湿润 | B.地形崎岖,气候湿润 |
C.地形平缓,气候干旱 | D.地形崎岖,气候干旱 |
A.基本稳定 | B.持续降低 | C.持续增加 | D.波动降低 |
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位于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A.使周边地区的气候变暖 | B.形成独特的流水地貌 |
C.摧毁沿途地区的植被 | D.促进土壤发育过程 |
A.表碛厚度大 | B.冰层厚度大 | C.太阳辐射弱 | D.地形坡度大 |
A.①②⑤⑥④③ | B.⑥②⑤④③① |
C.⑤①④③②⑥ | D.④①⑤⑥③② |
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为长江的西源,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研究发现,辫状河道可能成为风沙的来源地,从而对途经这里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甲图为沱沱河景观,乙图示意1961~2019年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森林覆盖率上升 | B.河道变化频繁 |
C.形成河流阶地 | D.冰川面积扩大 |
A.河道冻融变化 | B.河道水位的季节变化 |
C.冷锋频繁过境 | D.不合理土地利用 |
云贵高原某石灰岩洞穴(下图)为一著名景点。当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活跃,洞内CO2浓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当洞内气温低于洞外时,洞内外空气交换受到抑制,洞内CO2浓度升高,溶蚀作用加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 B.![]() |
C.![]() | D.![]() |
A.7:00-8:00 | B.13:00-14:00 |
C.18:00-19:00 | D.23:00-24:00 |
2023年4月10日~13日,一场强沙尘天气影响了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大范国地区。10日凌晨,沙尘气团由蒙古到达北京上空,北京本地气流的持续上升导致沙尘气溶胶一直悬浮在3000米左右的高空,到10日夜间,近地面PM%浓度急选攀升。4月12~13日北京因沙尘回流出现“回锅沙”天气,导致PM0浓度回升(如上图)。下面左右两图分别为4月10日21时和4月13日0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L湖底部平坦,湖水浅,水面季节变化大。R河是L湖的主要入湖河流,以季节性积雪和降水补给为主。R河演化对区域的地理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下图示意L湖附近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亚寒带针叶林——山地灌木林——高山草原——温带荒漠草原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草原——温带荒漠草原 |
D.温带落叶阔叶林——高山草原——山地针叶林——温带荒漠草原 |
A.2-3月 | B.5-6月 | C.8-9月 | D.11-12月 |
A.由内流湖演变为外流湖 | B.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更大 |
C.湖泊水位先降低再升高 | D.湖泊东岸的沙丘链广布 |
沙丁鱼为近海暖水性鱼类,它们游动迅速,通常栖息于海水中上层,但秋冬季栖息于较深海区。2022年1月,北海道稚内市沿海有大量沙丁鱼尸体被冲上岸,近几年这一现象时有发生。稚内市位于北海道岛最北端,有“风之城”之称,渔业发达。下图示意稚内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饵料 | B.水质 | C.水温 | D.盐度 |
A.寒流降温显著 | B.海水流速较快 |
C.全球气候变化 | D.海洋污染加重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含章湖(40°40'40°43'N,122°2'~122°9'E)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辽东湾新区内。含章湖临近岸坡的冰(岸冰)对岸边堤坝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研究发现,岸坡倾角、方位角可通过影响岸坡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影响岸冰破坏作用,会导致冰—岸不连接现象。下图为含章湖岸坡角度示意图。其中β为倾斜面的倾角,γ为倾斜面的方位角,规定方位角在正南方向为零度,向西为正向东为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太阳辐射—大气—岸坡—水体 | B.太阳辐射—水体—大气—岸坡 |
C.太阳辐射—岸坡—水体 | D.太阳辐射—水体—岸坡 |
A.0°,30° | B.-90°,45° | C.0°,60° | D.90°,90° |
我国商业卫星多以“一箭多星”模式发射,近年来发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发射台出现“供不应求”。截至2022年,非洲国家在太空中共有52颗卫星(占全球1%左右)。这些卫星均不在非洲发射,其中有6颗由我国帮助建造和发射。2023年初,我国与吉布提约定在吉布提奥博克合作建设非洲首个商业太空港。该太空港主要从事电子制造服务业务和航天业务,规划建设7座卫星发射场、3座火箭试验台,同时配套建设电站、水厂道路、港口等空港工程。下图示意吉布提奥博克位置。
天坑,又称“旋坑”、“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生于山涧,或深不见底,绝壁陡崖。位于大巴山区的汉中天坑群(32°N~33°N),总面积5019平方公里,发现天坑54处,溶洞316处,竖井23处,漏斗25处,其他地质遗迹109处,类型齐全,“稀、奇、峻、雄、险、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热带、亚热带的岩溶地貌的最北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镇巴县的“天悬天坑”,直径100-110米,深183米,崖壁陡直,坑口近乎圆形、又似“心形”入选《地理中国》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