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遗传。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
①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3)若乙病是白化病,对Ⅱ3、Ⅱ4、Ⅲ9和Ⅲ10进行关于乙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白化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酶E切割后电泳法分离,结果如右图。则:

①长度为_____________单位的DNA片段是来源于白化病基因。
②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个人当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若让个体d与该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族系谱图,已知3号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Ⅳ6不患病的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Ⅳ6两病兼患,则其性别为______________;现需要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_______________;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若下表格中的调查结果即为该地区两种病的发病率,若Ⅲ4与该地区的一个患甲病的男性婚配,理论上生一个同时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表现型 
性别     
有甲病、
无乙病
无甲病、
有乙病
有甲病、
有乙病
无甲病、
无乙病
男性
923
149
27
3901
女性
941
9
9
4041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重复,使果蝇正常的圆眼(记为X)变成了棒眼(记为XW)。为研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1)果蝇的棒眼性状源于_________(填变异来源),属于______(显性/隐性)遗传,该性状与眼色的遗传_____(符合/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让甲组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 F2,则理论上F2中圆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乙组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其F1雌果蝇有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XY型性别决定昆虫种群存在黄色、黑色、褐色和白色四种体色,由两对完全显性关系的等位基因控制,现在一只黑色雌虫和一只黄色雄虫杂交,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1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个体有2种基因型
B.该昆虫种群中不可能出现纯合黑色雌性个体,也不可能出现黑色和褐色雄性个体
C.选取F1种黄色雌性个体与黄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雌雄比例为1:1,雌性和雄性均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8:1
D.选取F1中黑色雌性、黄色雌性个体和白色雄性个体混合随机交配,后代雌雄比例为4:3,其中雄性个体有2种表现型,比例3:1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称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称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称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让该“白脸猕猴”与____________,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分析:
I.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II.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III.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雄猴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为研究人的酶2对缓解酒精中毒的作用,科学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准备:①构建含目的基因b的表达载体,并导入酵母菌细胞
②设计特定引物分别对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重组质粒、未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进行扩增,来确定阳性菌株,电泳后结果如下图(注:M表示标准参照)。图中是阳性菌株的是样本____________

③将阳性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离心后取上清液提纯并鉴定发酵产物,用于动物实验。                
表一小鼠醉酒实验结果
 
醉酒时间(min)
P值
模型组
38.25±21.65
 
服药组
65.11±32.55
0.043
 
[注:动物实验中以小鼠翻正反射是否消失作为醉酒的标准,据此计算醉酒时间。]
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服药组两组,各组小鼠均按16mL/Kg灌胃白酒、30min后模型组每只按20mL/kg的灌胃量灌注浓度为1%的缓冲液CMC,服药组每只____________。记录每只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醉酒时间。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以上研究,请提出一个后续可研究的方向以应用于医药行业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棉花雌雄同株,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大多为白色,棉纤维白色
A.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目前各种天然彩棉很受大众喜爱,科学家培育了其他色彩的棉花植物。首先得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bb,再经            方法处理,可得到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新品种。
(2)由于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育种专家对深红棉作了如图(I和II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IIb II的粉红棉新品种。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了染色体________变异,
(3)为确认上述处理是否成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       区细胞的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制片时需要用         试剂进行染色处理。
(4)为探究染色体缺失是否会导致配子不育,科学家将上图所示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图中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与不抗旱深红棉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则配子可育;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则配子不可育。
经试验验证,染色体的片段缺失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则图中的抗旱粉红棉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2-4-6中甲、乙、丙图分别代表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代谢的影响。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图2-4-6
(1)若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则其中的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________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如果温度为30  ℃、光照充足时,该植物吸收CO2的相对量为________。
(2)对于图乙和图丙而言,与图甲的两曲线交点含义相同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处于x~z段时,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叶绿体内固定CO2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当CO2浓度大于z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外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
(3)如果将该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并将该装置进行黑暗处理,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0,则该植物中进行的相关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分析有关血型和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血型已经清楚(见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IA频率为0.1,I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1/10000。已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假设控制疾病与正常性状的基因是E或e)

(1)该疾病为_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病。
(2)9号为AB型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
(3)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号与4号再生一个孩子是AB血型同时患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4)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有一类血型系统有22种复等位基因(WA、WB、 WC、WD……WT),其中WA、WB、WC三种基因间为共显性关系,其他任意两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如WA与WD之间为完全显隐性关系。则该血型的表现型种类有___________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中学实验室所做“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但增加的具体数目不容易确定。为了确定染色体的增加数目,有人对该实验的实验步骤进行改进,补充实验步骤并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1)生根:将洋葱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
(2)分组:待不定根长到2cm左右,实验分为2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在室温下继续培养,一组转到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室温下)处理2天。可见实验组根尖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材并酶解:分别剪取上述2种条件下培养的根尖2~3mm,将其浸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中,处理3h,去掉细胞壁。此时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呈________形。
(4)低渗处理:倒去酶液后水洗根尖2~3次,用蒸馏水浸泡30min,目的是使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分散。
(5)固定后制备悬浮液:将低渗处理的根尖放在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后,用机械方法磨碎根尖,制成根尖细胞悬浮液。
(6)染色、制片:吸取细胞悬浮液滴在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烤1分钟,然后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火烤的目的除了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染色。使用的石炭酸—品红试剂是____(酸或碱)性试剂。
(7)观察:在显微镜下看到结果如下图1和图2。

①只能在实验组中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位同学在实验组的观察中,视野中既有图1的细胞又有图2的细胞,试分析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某种病的遗传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可排除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的关键性个体是________。
(2)个体________的表现型可以排除Y染色体上的遗传。
(3)若8号个体患病,则可排除________遗传。
(4)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则8号和10号婚配生下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的2、6、7、9皆患白化病和红绿色盲两种遗传病,则8号和10号婚配生下一个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生下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