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称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称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称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
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①让该“白脸猕猴”与
____________,并产生多只后代。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分析:
I.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
II.若子代“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
III.若子代
________________,雄猴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
(3)为研究人的酶2对缓解酒精中毒的作用,科学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准备:①构建含目的基因b的表达载体,并导入酵母菌细胞
②设计特定引物分别对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重组质粒、未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进行扩增,来确定阳性菌株,电泳后结果如下图(注:M表示标准参照)。图中是阳性菌株的是样本
____________。

③将阳性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离心后取上清液提纯并鉴定发酵产物,用于动物实验。
表一小鼠醉酒实验结果
| 醉酒时间(min)
| P值
|
模型组
| 38.25±21.65
|
|
服药组
| 65.11±32.55
| 0.043
|
[注:动物实验中以小鼠翻正反射是否消失作为醉酒的标准,据此计算醉酒时间。]
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服药组两组,各组小鼠均按16mL/Kg灌胃白酒、30min后模型组每只按20mL/kg的灌胃量灌注浓度为1%的缓冲液CMC,服药组每只
____________。记录每只小鼠的
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醉酒时间。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以上研究,请提出一个后续可研究的方向以应用于医药行业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