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能/(![]() | ![]() | ![]() | ![]() | ![]() | …… |
Fe | 759 | 1561 | 2597 | 5290 | …… |
A.7.8 g苯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 |
B.28 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 |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 0.5NA |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 g,其原子数为2NA |
A.咖啡因的分子式为C8H9N4O2 |
B.咖啡因分子中sp2与 sp3杂化的C原子个数之比为5∶3 |
C.咖啡因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 |
D.咖啡因分子间存在氢键 |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
B.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C的有5种 |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
D.A、D和C、E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A.![]() ![]() |
B.![]() ![]() |
C.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有乙酸剩余 |
D.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
A.非金属性:![]() |
B.离子半径:![]() |
C.![]() |
D.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A.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运动的 |
B.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 |
C.原子核外不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相同的 |
D.能层序数越大,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 |
A.甲烷的比例模型:![]() | B.乙烯的结构简式:![]() |
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 D.![]() ![]()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H2S的沸点比H2O的高 | H2S的范德华力大于H2O的范德华力 |
B |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 白磷分子中P﹣P﹣P的键角是109.5° |
C |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 氨是极性分子且有氢键的影响 |
D | 键的极性:H-O>N-H | 非金属性差异越大,键的极性越小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