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为解释低温超导现象,1934年高特和卡西米尔提出了二流体模型。该模型认为,当温度降低至临界温度以下时,正常电子将有一部分“凝聚”为超导电子。正常电子在金属内定向移动时会与晶格发生碰撞,形成宏观上的电阻;而超导电子则与之不同,可以在晶格中自由穿行而不受阻力作用,表现为理想的导电性。
设一段横截面积为S的超导体中,超导电子的数密度为,质量为,所带电荷量为,定向移动速度为
(1)根据电流的定义求超导电子所形成的超导电流
(2)假设超导体内存在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
①求超导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E之间的关系;
②对于正常电子形成的电流I,根据欧姆定律证明,其中ρ为对应于正常电流的电阻率;
③请根据以上结论判断,在超导电流稳定的情况下超导体内是否会存在正常电流,并说明理由。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竖直平面内存在有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与竖直方向成θ角斜向左上方沿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运动路径恰好在匀强电场的平面内,那么在小球发生位移L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强度E
B.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强度可能等于E
C.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电场强度E
D.若小球运动过程电势能不变,则小球的动量变化量与速度同向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7 V,内阻r=2 Ω,固定电阻R2=4 Ω,R1为光敏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 m,间距d=1.0×10-2m.P为一圆盘,由形状相同透光率不同的二个扇形a、b构成,它可绕AA′轴转动.当细光束通过扇形a、b照射光敏电阻R1时,R1的阻值分别为12 Ω、3 Ω.有带电量为q=-1.0×10-4C微粒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0=10 m/s连续射入C的电场中.假设照在R1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1阻值立即有相应的改变.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

(1)求细光束通过a照射到R1上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
(2)细光束通过a照射到R1上时,带电微粒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求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1上时带电微粒能否从C的电场中射出.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一质量为2kg的物块B用一长度为l=0.9m的轻绳悬挂于P点处,初始时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60°,P点正下方0.6m处有一钉子。另一质量为3kg物块A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自由释放物块B,当其运动至P点正下方时轻绳在钉子的作用下断裂。轻绳在断裂后不影响物块B的后续运动,物块B触地时水平速度不变,竖直速度变为零;然后物块B以水平速度向物块A运动,记物块B第一次与弹簧接触的时刻为t=0,第一次与弹簧分离的时刻为t=2t0。第一次碰撞过程中,A、B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从t=0到t=t0时间内,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0.432t0。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轻绳即将断裂时的拉力;
(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用t0表示)。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两个点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0、x2=10m处,它们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均从t=0开始沿y轴做简谐运动,波源S1开始的振动方程为,波源S2开始的振动方程为,质点P位于x轴上x3=1m处,已知质点Pt=0.5s时开始振动,求:
(1)这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
(2)在t=0至t=8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于斜面顶端挡板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静止于O点,现把小球从弹簧原长处A点静止释放,小球做简谐运动,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为B.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g
C.小球的最大速度为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A、B两车沿同一直线同方向运动,A车的速度vA=4 m/s,B车的速度vB=10 m/s。当B车运动至A车前方7 m处时,B车刹车并以大小为a=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经多长时间A车追上B车;
(3)为避免两车相撞,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大小。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在光滑水平轨道的右方有一弹性挡板,一质量为M=1kg的木板正中间放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轨道上,木板右端距离挡板x0=1.5m,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铁块施加一沿着轨道水平向右的外力F=9N,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前瞬间撤去外力。若木板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经历的时间是多长?
(2)若铁块和木板最终停下来时,铁块刚好没滑出木板,则木板有多长?
(3)从开始运动到铁块和木板都停下来的整个过程中,木板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朝阳小区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有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巡逻,在离减速带时发现某嫌疑犯正以的速度骑车通过减速带并继续匀速逃逸,故警车先匀减速到恰好通过减速带,再立即以的加速度加速追赶。设在整个过程中,巡逻车与嫌疑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
(1)警车减速的时间;
(2)两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距离;
(3)从发现嫌疑犯到追上所需的时间。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猎豹是一种广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的大型猫科肉食性动物,捕猎时能达到最大时速 108 km。在一次捕猎过程中,猎豹发现它的正前方 200 m 的地方有一只羚羊,开始以加速度a1=7.5 m/s2加速至最大时速追击羚羊,羚羊在3s后察觉有天敌追击自己,就以加速度 a2=5 m/s2加速至最大时速 90 km 向正前方逃跑。现为了简便处理不考虑现实中猎豹和羚羊存在的转弯动作,两者均可看作质点且只做直线运动。
(1)求猎豹在其加速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位移;
(2)求猎豹开始追击羚羊捕猎后第 8 s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
(3)若猎豹以最大时速追捕猎物的生理极限时间为 20s ,后精疲力尽以 5 m/s2做减速运动,羚羊一直按照最高时速逃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分析本次猎豹是否能捕猎成功。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