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三十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三十年来,中国载人航天总投资超过132.8亿美元,全同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三十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体航天人牢记总书记要求,不断自主创新,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伟业铸就精神,精神造就伟业。广大航天人注重传承优良传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盛的祖国,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强大的制度保证与精神力量。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航天强国建设,正以势不可挡的步伐汇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中国载人航天,舞台必将更大底气必将更足!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我国实现载人航天梦的底气从何而来。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动静结合,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全篇不见“秋”“思”二字,却字字道尽“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成功,在于(       
①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多方面把握事物的共同性质
②巧妙找到了秋思与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夕阳、天涯等的关联
③将对“秋思”形成的思维具体上升为了多样性统一的感性具体形象
④在思维中形成了藤、树等事物不同外在形态的纯然构想并进行了提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向来重视爱国主义这一课。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大学教育、职业教育,都对“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守护其薪火相传、弘扬光大,正当其时。

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分散于近200部法律法规和近40部党内法规中,呈现出一定的碎片化。在大量立法经验之上,以一部总则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法律将爱国教育纳入法治轨道,发挥法治科学、长效、规范的优势,推动形成条修叶贯、配套成龙的爱国教育法治体系,对提升爱国教育实效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

材料二   《管子·治国》开篇即写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也十分看重百姓富足的重要性,视之为政之要义。“厚生”展现了深厚的富民养民情怀,是善政的标志与目的,也是善治的体现。放眼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共同富裕是今日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义利兼顾”观念是中国古代先圣先贤们呈现给当代世界各国的思想成果。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直截了当地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给“义利”之辩划定了明确框架,为后世儒家的“义利”争辩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义利兼顾”的理念,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个人修齐治平的准则,还为当今各国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提供了独特的中华智慧。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更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教育。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2015年至2022年,围绕司法责任制的推进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印发《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22个制度性文件,将原来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变为“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让办案法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实现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实现了司法权力和司法责任的双重归位。司法责任制的推进落实(       
①强化了人权司法保障,维护了人民权益
②保障了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提高了审判质效
③有利于推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规范审判权力运行,提高司法公信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网络社会是新的人类社会形态,形成了新的人类社会结构,是新的人类文明体系。面对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型、适应和构建新的文明体系问题。为此,人类必须更新文明形态构建理念,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

中国支持建设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项目,显著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为跨境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物流通道作用,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刻改变世界的全球公共产品。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刻改变世界的全球公共产品的缘由。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某班同学以“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以下是同学乙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

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百姓之幸福生活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衣食住行方面尤为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教育、社区等方面的建设越来越好。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     
①我国走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②只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③改革使人类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④改革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5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某镇以此为契机,坚持探索乡村建设行动“落地”新思路。该地有一定农业、畜牧业养殖基础,其养羊的“羊村”形象与某知名动画片中的“羊村”形象十分贴合。基于这一灵感,该镇全方位借力打造“羊村”形象,设置活力羊村集市、羊村产业园等几大区域,打造“IP”主题乡村亲子游产品以及具有乡村韵味的亲子体验空间。除此之外,该镇还把羊村乡村“新IP”与传统特色古窑相结合,将保护“窑文化”当作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镇还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并定期召开文保员工作会议,对下属行政村及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指导,让古老“窑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该镇还进一步拓宽思路,打造集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科研校区、旅游景区“五位一体”的现代创新产业园区“机器人小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振兴新路,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该镇在乡村建设中的举措蕴含的哲学智慧。
(2)联系当地实际,为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和产品走出乡村提两条具体建议。
类型:开放性试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下列观点与鲁迅先生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
③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
④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