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商品A产销两旺→企业主动提价→价高俏销→“丰产丰收” |
B.商品A产量增加→企业适度降价→薄利多销→“丰产丰收” |
C.商品A供过于求→企业主动降价→销量增加→“丰产不丰收” |
D.商品A供不应求→企业适度提价→销量减少→“丰产不丰收” |
材料一
注:差额是指出口多于进口的数量。
材料二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此次进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这将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进博会不仅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也让中国企业和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商务部表示,我国以进博会为契机,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紧需的工业技术设备和各种资源的进口,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这对于国内同行业来说,狼是真的来了。
材料三 中华美食以其色香味的独特方式名扬海外,已成为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元素和最感兴趣的中国名片。随着美食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美食也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了让中国美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大厨们在保留人们最喜欢的中国味道和营养的同时,减少使用不利于健康的食材和烹饪工艺,并巧妙融入海外当地美食文化元素,努力减少中外文化差异给中国美食国际化发展带来的困扰。随着中国美食文化的不断创新,国人对中国美食走向世界更有信心。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举办进口博览会的经济意义。材料一 至2018年,“双11”购物节已成功举办了10届。从2009年第一届“双11”的0.52亿元到今年的2135亿元,这一销售额的飞速增长,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奇迹”。与此同时,销售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图所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他在报告中勉励全体中国人民:“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一梦想的实现,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国家更加的强盛,也会让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根据材料一,运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相关知识,简述你对今年“双11”销售结构的认识。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A.![]() |
B.![]() |
C.![]() |
D.![]() |
材料一2011-2017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7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7%。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7%。
材料二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和可靠性提升是重型商用车行业的世界性难题,其重要原因是动力总成三大核心部件独立研发制造,缺乏一体化研究,发动机的性能优势无法得到最佳发挥。2005年,W集团整合旗下优质资产,首创全球“重型柴油机十变速器十车桥”动力总成黄金产业链商业模式,打造了全球首家动力总成研发基地。10多年来在发动机板块研发投入150多亿元,并在上海和美国、德国等地搭建起全球协同研发平台,与德国博世、奥地利AVL、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知名科研院校、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协同技术研发,成功开发出了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发动机。最终形成了全系列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产品,实现了向客户单一提供发动机转为向客户提供动力总成系统的跨越。
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谈谈W集团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有何启示。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 |
B.![]() |
C.![]() |
D.![]() |
大国创新,北京先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材料一2018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如图11996—2017年北京市R&D经费支出
(R&D: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
如图2 2000—2017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
■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R&D经费(亿元)
(1)概括上图信息,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材料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瞄准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北京加快构建“高精尖”的创新引擎,吹响发展高精尖产业的“集结号”,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产业集聚、生物医药材料通关便利化、高端人才发展、宜居宜业建设等方面,争取实施一系列创新政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发展,增强首都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发展的第一动力。材料三为擦亮“科技创新中心”这张“金名片”,北京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全面发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突破怀柔科学城,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搞活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优化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城—区”对接,打造高精尖产业增长极……北京对三大科学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给出了差异化发展的定位,坚持“多规合一”“融通创新”“联动发展”,推进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协同创新,谱写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都篇章。
(3)结合材料,说明北京打造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了怎样的哲学思维。材料四为进一步抓好“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做足了文章。
多次召开北京市委常委会,深入研究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核心竞争力。广泛调研,研究出台了《北京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规划(2018-2035年)》和《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35年)》,制定了北京市5G、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提出“高精尖十条”系列产业政策:每年安排5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高精尖产业基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对新引进高精尖项目给予企业综合税收、贷款贴息、房租、个税奖励等支持;将在智慧城市、大气治理、水治理、交通出行、节能减碳、绿色建筑等方面加大支持投入,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新城。放宽引进人才在年龄、落户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渠道,引进国际顶尖专业服务机构和孵化器,支持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