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都是真命题 | B.①、②都是假命题 |
C.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 D.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
A.![]() | B.![]() | C.![]() | D.![]()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文官制度萌芽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官吏的录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恩赐官职制”为主。进入19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免的“政党分赃制”……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材料二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立于100年前的传统文官制度显得力不从心。1968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新的改革。首先,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并保证现有政策的执行。其次,凡新录用的行政级文官须经两年的见习期,在文官学院学习两期为时20周的课程。第一期学经济、法律、公共行政等课程,第二期研究行政制订、财政管理等。30—4O岁左右的文官都要学习决策程序、个人管理技术、电脑使用等课程。第三,变“封团结构”为“开放结构”,取消“六等级制”,代之以以职类为基础的“三类制”,即行政类、专家类、秘书类。第四,完善退休制度,严格掌握养老金的发放,奖励功绩优异者,惩处功绩不佳者。
——摘编自李治国、宋发清《富尔顿文官改革述论》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体现的共同价值取向。
目前全球掀起了工业4.0智能制造的浪潮,日本和德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备领先优势。1978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拥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多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世界工厂”。目前我国珠江三角洲共有工业机器人企业1206家,集中分布在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地。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A.劳动力素质低 | B.劳动力数量少 | C.产业优化升级 | D.技术创新升级 |
A.产业基础雄厚 | B.政府政策支持 | C.外来技术引入 | D.产业集聚催化 |
A.发展多样化产业 | B.提高创新能力 | C.引进先进技术 | D.扩大制造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