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态![]() ![]() |
B.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C.与![]() ![]() |
D.该晶体的密度为![]() |
A.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水冲洗 |
B.若不慎打破水银温度计,及时收集散落汞珠,并用硫黄粉末覆盖,开窗通风 |
C.金属镁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D.用玻璃棒蘸取样品进行焰色试验 |
A.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 B.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C.制备NaHCO3 | D.用于标准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 |
A.A | B.B | C.C | D.D |
A.稳定性:FSe2大于FSe1 |
B.升高温度,体系中CO的含量升高 |
C.制约总反应速率的反应为CO*+OH*=COOH* |
D.升高温度,过程g比过程f速率变化小 |
电解苯酚的乙腈(CH3CN)水溶液可在电极上直接合成扑热息痛()。装置如图,其中电极材料均为石墨。下列说法
A.电极a为负极 |
B.c电极反应式为![]() ![]() ![]() |
C.装置工作时,乙室溶液pH减小 |
D.合成1mol扑热息痛,理论上甲室质量增重64g |
A.SO2、SO3的分子中内均存在大π键 |
B.上述过程涉及2个氧化还原反应 |
C.SO2、SO3混合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分数可能是60% |
D.甲一定是红色粉末,化学式为Fe2O3 |
A.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
B.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 |
C.反应式中化合物X为H2O |
D.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
3'-prenylgenistein()是从大豆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异戊烯基异黄酮,具有重要的生物防御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为H或烃基)
b.含有苯环和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