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囊体腔内的酸化程度与无氧呼吸产生弱酸的总积累量呈正相关 |
B.外源添加甲酸、乙酸等弱酸后衣藻均出现类囊体腔酸化的现象 |
C.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弱酸的突变体在黑暗条件下未发现类囊体腔酸化 |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
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 ATP合成酶活性相对值 | |||
1 | 人肝癌细胞 | 不加入SW | 100 | 100 |
2 | 加入SW | 59 | 78 |
组别 | 电子传递效率(相对值) | C5再生效率(μmol·m-2·s-l) | 光合效率(μmol·m-2·s-l) |
野生型 | 0.118 | 121.5 | 24.6 |
C6株系 | 0.123 | 124.8 | 25.6 |
SB株系 | 0.130 | 128.7 | 27.0 |
C6SB株系 | 0.140 | 132.0 | 27.4 |
A.长日照条件下CRY2参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 |
B.长日照、16℃是最适宜拟南芥开花的条件 |
C.相对于长日照,短日照下拟南芥开花延迟 |
D.蓝光、温度都可作为信号调节生命活动 |
实验方案 | 启动子 | A.植物细胞通用启动子B.响应IAA信号的启动子 C.响应ABA信号的启动子 |
目的基因 | D.IAA依赖性降解标记一黄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 (IAA可促进带有IAA依赖性降解标记的蛋白质降解) E.黄色荧光蛋白基因 | |
受体植株 | F.野生型G.ABA不敏感突变体 | |
虚线框内实验结果 | H.甲组与乙组的黄色荧光分布有差异,甲组主要分布于中柱鞘,乙组主要分布于表皮 I.甲组与乙组的黄色荧光分布有差异,甲组中柱鞘荧光分布少,乙组表皮荧光分布少 J.甲组与乙组的黄色荧光分布无显著差异 |
A.食、果互作关系对鸟类有利,对植物不利 |
B.应在千岛湖各岛屿上随机设置样方进行调查 |
C.岛屿的面积大小与物种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
D.岛屿与大陆的距离对物种数没有显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