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图表示雌雄同株的植物体内色素合成的两种途径,不能合成色素的植株开白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不考虑变异。请回答:
途径一:
途径二:
(1)仅具有途径一的植物,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该种植物某红花个体自交所得子代开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 1 ,则该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将该植物两株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将F1自交得到F2,则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
(2)某种植物通过途径二决定花色,红色素和蓝色素都能合成的植株开紫花。
研究发现配子中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可使其成活率降低25%,但对雌雄配子的作用情况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请利用基因型为RrHh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
预测结果、结论:
____________ ,则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只使雌配子成活率降低25% ,对雄配子成活率不产生影响。
_____________,则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只使雄配子成活率降低25%,对雄配子成活率不产生影响。
_______________,则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可使雌雄配子成活率均降低25%。
(3)若另一种植物的花也有红花和白花两种,与红色素合成有关的两种酶分别由基因M和N控制。若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3,请你参照途径一写出该植物色素合成的一种途径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是由常染色体上基因(A、a)控制的性状,由于受性激素的影响,杂合子在男女中的表现型不一致。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B与b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两种遗传病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你判断乙病遗传方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1与Ⅱ-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基因检测发现Ⅱ-2和Ⅱ-4与甲病有关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则Ⅱ-4与Ⅱ-5所生男孩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环化一磷酸腺苷(cAMP)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哺乳动物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Ⅰ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图所示。

(1)人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应含有______个四分体,减数分裂Ⅰ形成子细胞为______。cAMP抑制哺乳动物减数分裂Ⅰ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胚胎时期,女性体内的卵原细胞就已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停滞,该过程需要______(填“信号分子1”或“信号分子2”)的调控。进人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解除分裂抑制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级卵母细胞的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cAMP抑制减数分裂Ⅰ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在诱导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后,再加入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观察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H可能有______(填“促进”“抑制”酶P的作用;药物F可能有______(填“激活”或“抑制”)酶A的作用。cAMP抑制减数分裂Ⅰ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改变缢缩环的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由图一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图一中,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
(2)图一中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具体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  。
(3)若图二为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据图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物质A由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T细胞,则这是一个___________调节过程,物质A为___________
II、为探究植物免疫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研究。
(1)病原菌可向植物体内注入一些效应因子来抑制植物的免疫,植物通过让感病部位出现类似于动物细胞凋亡的现象,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扩散。植物和病原菌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用白粉菌侵染拟南芥突变体植物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得到下图1和图2所示结果。

据图可知,E基因敲除所导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病原体起到有效的免疫防御作用,据此推测E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水杨酸信号作用通路在植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P基因控制水杨酸的合成。科研人员利用P基因敲除突变体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如图。

据实验结果推测,P基因对植株免疫有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__含量。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某种小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A3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色素的形成,基因型bb的小鼠为白色。科研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定向插入到基因B或b所在的染色体上,并培育出均含有一个基因M的小鼠品系:灰色①、黑色②、黄色③,M基因纯合致死。每个小鼠品系中雌雄个体各有若干只,且基因型相同。已知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品系小鼠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杂交亲本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品系①②③中基因M与基因_____ (填B或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让实验二F1中的多只黑色鼠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些动物会为了获得稳定的利益结成临时性群体。(如下图)研究检验了成功猎食的鱼群猎获食物的情况,这也见于一些大的鱼群。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捕获量随着鱼群的增大而增加
B.稳定的等级结构在超过4条鱼的大鱼群中建立
C.等级为第2和第3的鱼将会脱离群体独自捕食
D.大的群体增加了群体中每条鱼的能量消耗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 40:19:5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家蚕是一种重要的鳞翅目昆虫,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
(1)若将性别看作是一种性状,根据家蚕性染色体组成,则可将_____看作是杂合体,_____看作是纯合体。因此,雌雄家蚕的交配可看作是_____(填“自交”或“测交”),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____
(2)由于雄蚕的生长期短,消耗桑叶少,出丝率高,丝的质量好。人们希望培育只产生雄蚕的家蚕杂交系。研究者得到了以下含有致死基因的三个品系,其Z染色体上胚胎纯合致死基因l1和l2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同源染色体上未标记的为正常的显性基因,正常的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l1和l2之间不发生染色体交换。

注:图中“”表示Z染色体,图中的“▓”表示W染色体
①选择品系_____作为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雄蚕,雌蚕胚胎全部致死。
②上述杂交后,A品系将不复存在。为了持续获得杂交所用亲本A品系,需要选择品系_____作为亲本,在杂交后代选择性别为_____性的作为生产中所用的亲本。
(3)SSR指的是基因组中一类有特定位置的DNA片段,SSR标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为确定致死基因在Z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利用Z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对带有致死基因的家蚕做了如图2所示的杂交试验:

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距离_____(填“很近”、“很远”或者“中等”)的基因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交换,称之为紧密连锁。
②在M、N品系雌蚕的Z染色体上,与致死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出现的SSR标记应来自于_____品系。
③电泳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1100个M品系雌蛾个体中,Z17、Z18、Z19、Z20和Z21等5个SSR标记均来自于P品系,其余标记都有两种来源,据此画出l1在染色体上的大致位置如图甲;在被检的560个N品系雌蛾个体中,Z6 SSR标记来自于P品系,其余标记都有两种来源。请在图乙中模仿图甲画出致死基因l2的大致位置。_____

(4)鳞翅目昆虫中有很多是农业害虫,请利用致死基因,提出一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茄子的花色可用于育种过程中性状选择的标记,果皮和果肉颜色也是茄子的重要品质性状。为研究这三个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P1(紫花、白果皮、白果肉)、P2(白花、绿果皮、绿果肉)、P3(白花、白果皮、白果肉)和P4(紫花、紫果皮、绿果肉)四种纯合体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亲代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数量(株)
实验1P1×P2紫花紫花(60),白花(18)
实验2P3×P4紫果皮紫果皮(56),绿果皮(17),白果皮(5)
实验3P1×P4紫果皮、绿果肉紫果皮、绿果肉(44),紫果皮、白果肉(15),绿果皮、绿果肉(15),白果皮、白果肉(4)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研究茄子花色的遗传规律时,除了实验1外,还可以选用的杂交组合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根据实验2结果推测,茄子果皮颜色受__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F2中绿果皮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3)根据实验3结果推测,果肉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假如控制果皮和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实验3的F2中没有白果皮、绿果肉和绿果皮、白果肉的表现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两种:①果肉颜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出现上述现象的具体原因,可增加样本数量继续研究。
(4)假定花色和果皮颜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则实验2的F2中紫花、绿果皮植株理论上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让F2中所有紫花、绿果皮植株随机交配,则其后代中紫花、白果皮植株理论上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推测,紫果皮茄子果皮中存在叶绿体色素,但是其颜色可能被其他色素所掩盖。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探究茄子果皮中叶绿体色素成分组成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实验材料和主要步骤)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血糖、血脂、血压是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
1.体检时测定血糖必须空腹8~10小时,一般在上午8:30以前。原因是:此时体内___________。
A.胰岛B细胞分泌旺盛
B.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最低
C.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
D.血糖浓度处于相对恒定
2.某学生体检,测得三次血压值为:145/85mmHg、135/82mmHg、125/80mmHg,每次间隔0.5h。以下关于此时间段内该学生血压变化过程的叙述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交感神经兴奋性逐渐增强
B.心率逐渐减慢,外周血管舒张
C.交感神经兴奋性逐渐减弱
D.心排出量逐渐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研究证实:血液中LDL(一种脂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呈正相关。如图示:LDL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LDLR)结合,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形成内吞体进行代谢,即LDL与LDLR分离,其中,LDL在溶酶体中被降解,LDLR则回到细胞膜表面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LDLR的“生命周期”约24h,期间LDLR共能循环近百次。

3.以下能正确表示脂蛋白结构的是___________。
A.B.
C.D.
4.目前,临床上首选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他汀类药物可同时促进LDLR和PCSK9蛋白的合成,而PCSK9蛋白升高则有阻碍他汀进一步降低患者体内LDL含量的作用。请根据题意及图分析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作用机理:___________;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作用有一定局限性原因:___________。
5.为更有效降低患者体内LDL水平,研究者正在努力研发新一代降脂药物。请根据本题图文提供的信息,推断研发的新药可进一步降低LDL含量的机理有___________。
A.延长LDLR的“生命周期”
B.降低LDLR的合成数量
C.促进合成PCSK9蛋白
D.减少LDLR与PCSK9蛋白结合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