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

、

与

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

和

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氧化

;
假设2:

氧化

。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

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则

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易与

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

;

;酸性条件下,能与

反应生成

和

。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

与

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

,目的是
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
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
___________,则产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