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5)题。

“人造精子”

“人造精子”是一种可以替代精子使卵细胞“受精”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胚胎操作技术,获得小鼠“人造精子”的流程如图1所示:

目前构建成功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其细胞核内包含的性染色体全部都是X染色体,而无包含Y染色体的细胞。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成为二倍体细胞,原因是有一部分单倍体细胞在分裂期时发生异常,跳过分裂期重新进入分裂间期,导致DNA含量加倍。流式细胞仪(FACS)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对不同细胞进行分选,最终获得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受精能力,将其注射到卵细胞中成功得到健康的小鼠。但是,运用这种技术获得的小鼠成活率很低。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中H19和IG两个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要低于精子(甲基化能抑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这两个区域甲基化逐渐变少。基于这些事实,科研人员又进一步设计实验明显提高了小鼠的成活率。

“人造精子”由于其基因组的单倍体性,在体外几乎能够无限增殖且“受精”后能产生后代,可应用于各种基因功能的研究。例如:正常二倍体的胚胎干细胞包含两套完整的基因组,如果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弥补,就能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对于单倍体细胞来说,无论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由于没有备份基因来补偿其功能的缺失,就会出现相应的生理缺陷,进而得知该基因与这一生理功能相关。

(1)文中提到的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该类细胞可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行增殖,能够长期传代培养。已知小鼠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因此实验无法获得含Y染色体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将利用同一小鼠获得的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分别注射到不同卵细胞中,激活并启动胚胎发育,成功得到多个健康小鼠。这些小鼠被称为半克隆小鼠的原因是_________。(请从遗传物质的来源进行分析)
(3)图2为FACS检测的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c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b峰中的2倍,是a峰中的4倍
B.a峰与b峰,b峰与c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c峰中的细胞有处于分裂期的单倍体细胞
D.a峰中的细胞是科研人员想要获得的单倍体细胞
(4)结合文中信息推测科研人员如何提高了半克隆小鼠的成活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于文中信息,请从构建基因突变小鼠模型、遗传病的控制等角度分析“人造精子”可能具有的应用价值(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B.从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C.该模式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基本原理
D.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促进物质循环利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具有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分化过程中涉及到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如P蛋白和M蛋白。研究者以斑马鱼(幼体透明)为材料研究二者的关系。
(1)中性粒细胞既参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也可作为________发挥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参与第三道防线。
(2)为了探究P蛋白对M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者用P基因低表达斑马鱼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带有标记的核酸分子探针,通过______技术,在发育3天的胚胎中检测M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P蛋白______M基因的表达。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二:
①P基因减少,________
②已知M基因是原癌基因,其产生的蛋白质是_______所必需的,过表达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引起阳性细胞数量增加。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实验组材料及结果,为上述结论提供新证据_______
A.野生型
B.P基因低表达突变体
C.导入P基因       
D.导入M基因
E.敲低M基因                                               
F.M基因阳性信号及阳性细胞数量增加
G.M基因阳性信号及阳性细胞数量减少
H.M基因阳性信号及阳性细胞数量不变
(3)为进一步探究P基因调控M基因表达的具体方式,研究者对P蛋白与M基因结合位点进行预测,找出10个可能的位点如图2.

研究者将M基因启动子10个位点分成3个部分,构建3种启动子突变质粒,分别与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相连接:含有①~⑤多位点突变的A、⑥~⑨多位点突变的B以及⑩号位点突变的C.将三种质粒和无突变的质粒D分别注射到野生型和P基因低表达突变体中,结果发现________,说明P蛋白通过结合⑩位点,调控M基因的表达,而与其他位点无关。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人员就乙烯对水稻胚芽鞘伸长的作用展开了相关研究。
(1)研究表明乙烯能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鞘的伸长,促进幼苗出土。在此过程中,乙烯与生长素之间具有_______效应。
(2)研究人员检测种子出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集中在胚芽鞘顶部的蛋白E1含量变化,结果如图1和2。据此推测乙烯与E1的表达呈_______相关。

(3)ROS(活性氧)在植物生长和抗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推测ROS参与了乙烯对胚芽鞘生长的调控过程,对照V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清除ROS。现构建了e1突变体(E1基因突变)、e1/V-OX突变体(E1基因突变、V基因过表达)。观察乙烯处理下不同组的细胞伸长情况,如图3。

①对比_________(填字母)伸长量,说明乙烯通过促进E1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伸长;
②对比b图、e图显示,乙烯处理后,细胞仍有伸长。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假设_______
③e1/V-OX与e1相比,胚芽鞘细胞长度显著增加。有人认为E基因通过V基因发挥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4)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了培育ROS合成酶基因的缺失突变体水稻品种。请评价该思路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者在秦岭地区发现了棕色大熊猫。

(1)研究者研究了三个大熊猫家系,如图1所示(Qizai和Dandan为棕色),据此推测大熊猫棕色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由_______(常/X)染色体上的_____基因控制。
(2)为进一步研究熊猫毛色的差异,对黑色和棕色毛发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大熊猫毛色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3)研究者发现B基因的外显子1发生的25个碱基对的缺失可能与毛色变异有关。B基因相应的mRNA序列见图3。

据图分析,25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毛色变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黑色素主要沉积在淀粉样蛋白上,B蛋白的作用可能与PMEL水解生成淀粉样蛋白有关,图4显示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过程。为进一步研究B基因影响熊猫毛色的机理,研究者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向黑色素瘤细胞中导入一小段RNA,干扰B基因的______过程导致细胞内B蛋白含量仅为正常细胞的25%。
②通过蛋白质电泳与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PMEL切割后的片段,部分结果如图5.B蛋白在PMEL上的作用位点是______(a/b/c/d),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5)综合以上研究概述B基因突变影响熊猫毛色的机理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颜色反应可以用来检测生物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豆浆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入B液,混匀后即可检测氨基酸
B.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混合后,加入梨汁中,水浴加热可检测还原糖
C.将火腿肠研磨后加入碘液,可用于检测火腿肠是否含有淀粉
D.从菜花研磨液中提取的DNA,可用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鉴定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些地区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如果加工不当,草乌中的乌头碱会作用于迷走神经,使其持续兴奋,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脑干会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后发出指令控制呼吸
B.乌头碱通过与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从而抑制钠离子内流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参与呼吸反射的调节作用
D.乌头碱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使心肌异常兴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某市2009-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的调查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越大,代表着人类对生态资源利用越少
B.生态足迹总量大于生态承载力总量时出现生态赤字
C.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D.倡导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等方式绿色出行,则生态足迹会增大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将CO2人工转化为淀粉,对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人工转化为淀粉的过程不需要额外输入能量
B.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碳循环离不开分解者
C.群落演替相对稳定后植物吸收与释放CO2速率大致相等
D.该技术应用将使我们不再需要植树造林和寻找清洁能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将从患者体内提取的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表达肿瘤嵌合抗原受体(CAR),大量扩增后输回患者体内以清除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AR-T疗法的T细胞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
B.该疗法利用了细胞免疫和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
C.CAR-T细胞清除癌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D.CAR-T细胞上的CAR能够精准识别癌细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