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水稻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先驱,农民胡代书培育出了越年再生稻等。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雌蕊正常,雄蕊异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雌蕊、雄蕊均可育)两株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另外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之表现为可育。
P | F1 | F1自交得F2 |
甲与乙杂交 | 全部可育 | 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
(1)F
1基因型是
_____,该兴趣小组认为F
2出现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是
______的结果。
(2)F
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
_____种,该部分可育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3)利用F
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得得到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的杂交组合为
____。
(4)现有已确定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可育水稻,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