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其中1型糖尿病需定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见图1),IA中的X能与葡萄糖竞争结合GT(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从而抑制GT的功能且避免IA被灭活。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注射IA在降血糖过程中效果更持久。回答下列问题:

(1)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由于_____________细胞功能减退,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进而影响细胞对血糖的_____________,使血糖高于正常值。
(2)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研究者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荧光强度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胰岛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胰岛素,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用常规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需每天注射一次,而使用IA只需每周注射一次。请构建IA降血糖作用效果更持久的机制图___________。(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白菜起源于中国,为两年生草本,第一年以营养生长为主,第二年春季抽薹开花,是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大白菜抽薹的调控机制可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者将早抽薹突变体甲和乙分别于野生型白菜(性状表现如图)杂交,F2均出现野生型和突变体,分离比约为3:1,说明甲和乙的突变性状均由____________基因控制。通过____________实验发现后代均出现野生型和突变体为1:1的分离比,验证上述结论。
(2)为研究甲、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研究者提出三种假设:
①甲、乙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②甲、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甲、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请从下表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并预期三种假设对应的子代表型及比例。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

Ⅰ.甲×野生型→F1

F1×乙→F2

Ⅱ.甲×野生型→F1(甲)

乙×野生型→F1(乙)

F1(甲)×F1(乙)→F2

Ⅲ.甲×乙→F1

F1自交→F2

Ⅳ.甲×乙→F1

F1×野生型→F2

A. F1全表现为野生型

B. F1全表现为早抽薹

C. F1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3:1

D. F2全表现为野生型

E. F2全表现为早抽薹

F. F2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9:7

G. F2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3:1

H. F2出现野生型和早抽薹。比例约为1:1


实验方案应选择_____________,三种假说的预期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用表中的序号或字母作答)
(3)进一步发现突变基因为B基因,并对甲的B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下
野生型非模板链
突变体甲非模板链
注:非模板链下面的字母代表相应的氨基酸,*处无对应氨基酸
据图可知,由于____________使甲的B基因突变,其指导合成的mRNA上的碱基为____________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最终导致蛋白质的_______改变,功能异常。
(4)基因B表达一种甲基转移酶,可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F基因的表达,F基因是开花的主要抑制基因。研究者进一步做了如图所示检测,据图以箭头和文字形式进一步解释早期抽薹表现出现的成因。


(5)大白菜主要以食用叶片为主,过早抽薹会降低叶球的产量和质量,你认为本研究结果在大白菜育种中有何价值?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一个家庭的遗传谱系(色觉正常为B,肤色正常为A),请回答:

(1)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若11号和12号婚配,后代中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11号和12号婚配,生育子女中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蚕为ZW型性别决定的物种。家蚕中雄蚕比雌蚕的蚕丝产量高、体质强健,在生产中如果子代所产蚕全为雄蚕,可以节省15%的成本。
(1)科学家发现,Z染色体上有两种隐性致死基因a和b。雌蚕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由含有a或b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理由是_________。基因型为ZAbZaB的雄蚕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且性别全部为_________,这样就可实现生产的要求。科学家将ZAbZaB命名为平衡致死系。
(2)如果ZAbZaB的雄蚕_________,则会产生ZBb这种配子。如果发生这种交叉互换的细胞比例为2%,则ZAbZaB的雄蚕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子代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
(3)科学家为了获得基因型为ZAbZaB的平衡致死系,进行了杂交育种。
①科学家利用射线照射,筛选到了A、B所在的Z染色体区段易位至W的突变雌蚕,这属于_________变异类型。
②利用该雌蚕与不同基因型的雄蚕杂交,写出获得平衡致死系的育种思路以及预期结果_________。(注:雄蚕的基因型有:ZABZAB、ZABZaB、ZAbZAB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地球上的许多生物都具有节律行为,果蝇的羽化(由蛹变为蝇)时间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野生型果蝇羽化节律周期为24h。为研究果蝇羽化周期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导获得S、L、O三个突变品系,其羽化周期分别为19h、29h和无节律。实验发现S、L、O三种突变体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子代均为野生型果蝇。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1)已知下表中的突变体果蝇均只有一个性状是突变性状,其它性状及基因型均与纯合野生型果蝇相同。若将S、L、O的雄性个体与突变体P杂交,通过观察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S、L、O的突变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变体

S(♂)

L(♂)

O(♂)

P(♀)

突变性状

羽化周期为19h

羽化周期为29h

羽化周期无节律

小翅(隐性)

所在染色体

常染色体


(2)若S、L、O这三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请利用这三种突变品系果蝇(雌雄个体均有)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这三个突变基因是否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水稻的粒长受核基因G和W控制,基因G控制合成的G蛋白能够与W基因启动子结合,抑制W的表达。纯合籼稻品种的一个W基因因启动子序列改变,导致G蛋白不能与之结合,从而W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最终形成籽粒细长的T品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W基因启动子序列改变,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未改变
B.若敲除基因G,籼稻品种T的籽粒会变得粗短
C.籼稻品种T自交,结出的种子中细长籽粒占3/4
D.若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正常个体自交,结出的种子中细长籽粒占3/8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
D.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正常翅与残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一对正常翅紫红眼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下表所示。
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紫红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红眼
F1雌性个体01/201/6
雄性个体1/121/121/121/12

(1)根据杂交结果可判断A/a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且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中雄性个体数量为雌性个体数量的一半,分析其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配子不育,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若用F1中残翅紫红眼雌性个体与正常翅红眼雄性个体进行随机交配获F2,其中正常翅紫红眼:正常翅红眼:残翅紫红眼:残翅红眼的比例为___;F2残翅雌性个体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
(4)请写出F1中正常翅紫红眼雄性个体进行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属于性染色体遗传
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雄鸡表现型有两种,雌鸡也有两种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非芦花鸡占3/4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菠萝含有蛋白酶,食用时会对口腔和消化道的黏膜产生损害。为了研究用盐水浸泡能否破坏蛋白酶,进行如下实验:

分组

1

2

3

NaCl浓度

0.1mol/L

0.5mol/L

1.0mol/L

菠萝用量

100g

100g

100g

处理时间

30min

30min

30min

蛋白质含量

蛋白酶活力


注:1.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制备蛋白质提取液,考马斯亮蓝染色,595nm波长光电比色。
2.酶活力测定方法:提取液与酪蛋白反应,275nm波长光电比色测酪氨酸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实验时要参考日常浸泡所用的盐水浓度和时间,表中实验分组合理
B.实验的可变因素是盐水浓度,也可以将菠萝用量或处理时间作为可变因素
C.蛋白质含量测定用595nm光是因为考马斯亮蓝的吸收光谱中595nm吸光率最大
D.蛋白酶活力测定时,OD值越大说明蛋白质提取液中有活性的酶越多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