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汛期前,小浪底水库均会利用异重流调水调沙。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水库异重流是高含沙河流特有的水流形式,当高含沙水流进入水库遇到库区清水后,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清水和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从上下两层闸门同时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图左为黄河流域主要水利枢纽位置图。图右为异重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洪水漫滩概率增加,三角洲面积增加 | B.洪水漫滩概率降低,三角洲面积增加 |
C.洪水漫滩概率降低,三角洲面积减少 | D.洪水漫滩概率增加,三角洲面积减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高纬度大陆平原地区,如果地下冰(冰楔)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会导致滑塌、沉降,从而形成热融湖(下图)。同时因为树根不稳,树木会东倒西歪,形成“醉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水分过多 | B.地面沙化 | C.湖面缩小 | D.地表滑塌 |
A.湖水 | B.大气 | C.地热 | D.冰楔融化 |
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坡的焚风现象明显,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为1月太行山东坡暖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大气环流 | B.海陆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高度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23年,中国极地考察队再次踏上征程。左图为在极地考察活动期间一位科考队员绘制的一幅当地当日的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右图为此日北京时间10时的太阳光照图,右图中,N为北极点,弧线ABC为晨昏线。
冰岛西南海岸外的赫马岛上有一座火山,在1973年1月突然沿着一条裂隙喷发。为了拯救海港,当地居民夜以继日地用数十台抽水机抽取海水,成功地冷却了涌向港口的熔岩流。此次灾难虽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是也为小岛新增了陆地。下图为赫马岛地理位置及岛上某地拍摄的景观照。
新疆某地(43°N)根据“寿光型”日光温室结构和参数建造温室(如下图),发展越冬果菜生产。但建成后效果不够理想。为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增温效果,当地对该类型日光温室的参数和朝向进行适当调整(注:1tan23.5°≈0.43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将D缩减到4m | B.将D扩大到10m | C.将H缩减到3m | D.将H扩大到5m |
A.南偏东 | B.南偏西 | C.东偏北 | D.西偏北 |
博物馆的光环境要兼顾藏品保护和展陈效果。天然光提供采光的同时,若直射也可能会对展品造成损害。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西大厅南区某时刻日影模拟图,正西侧立面是透明的玻璃幕墙。该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2号墙和3号墙 | B.3号墙和4号墙 |
C.5号墙和6号墙 | D.1号墙和6号墙 |
A.莫斯科(56°N,38°E)红日西沉 | B.开普敦(34°S,18°E)夏日炎炎 |
C.泰山站(73°S,76°W)晨曦初露 | D.新加坡(1°N,103°E)灯火通明 |
小王参加了学校以“生活中的地理”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下图为小王家小区平面略图,小王家所在楼栋在超市的西南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A.夏季出发锻炼较早,日出方位为东北 |
B.夏季出发锻炼较晚,日出方位为东南 |
C.冬季出发锻炼较早,日出方位为东南 |
D.冬季出发锻炼较晚,日出方位为东北 |
A.①向东 | B.②向西 | C.③向西 | D.④向东 |
为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的某网络平台,吸引了众多菜农加入。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取蔬菜的播种、施肥、采摘和运送等信息。下图示意菜农、物流公司、消费者与网络平台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A.交通、劳动力 | B.技术、市场 | C.交通、地租 | D.政策、劳动力 |
A.遥感技术为物流公司提供蔬菜品质信息 |
B.地理信息系统为菜农提供蔬菜长势信息 |
C.遥感技术为网络平台提供蔬菜种子来源信息 |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蔬菜运送信息 |
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在汽车产业历史结合的匈牙利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这将是比亚迪在欧盟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些车生产基地。同时,比亚迪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步促,仅2023年一年内,比亚迪现在19个欧洲国家开设了230家零售店。完成下面小题。
1.比亚迪选择在匈牙利建整车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A.国际关系 | B.产业基础 | C.交通条件 | D.市场规模 |
A.打开海外市场 | B.增加就业机会 | C.降低生产成本 | D.减少关税成本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