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后,治经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走愈窄,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进入宋代,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学经典中去寻找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一时代,广大平民有机会加入读书人的行列,他们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所以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在这种形势下,自北宋中期起,儒学发展出了新学派——理学,它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理学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后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马卡比在战斗关键时刻鼓励 士兵道: “我们是在为捍卫自己的生命与神圣的宗教而战斗……全能的上帝就会粉碎我们的敌人,因此用不着害怕他们。”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这表明(     
A.西亚文化得以继续保持影响B.战争客观上推动不同文化交流
C.亚历山大帝国逐渐走向分裂D.被征服地区普遍反对希腊文化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革故鼎新”一词出自《易经·杂卦》,意为“革除旧的,建立新的”。“开物成务”一词出自《易经·系辞上》,意为“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此行事”。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这些思想被不同学派吸收借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依据是(     
A.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墨子呼吁“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C.商鞅宣扬“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庄子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东晋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里曾经记录天花的发病过程“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带白浆,随决随生”,同时给出药方“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数数食;又方,以水浓煮升麻,棉沾洗之,若酒渍弥好,但痛难忍”。上述记载(     
A.实证了人痘接种法起源于中国B.明确了青蒿对天花的治疗作用
C.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原则D.体现了对治疗天花的积极探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4世纪时意大利的银行业发展很快,如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银行,便采用类似现代社会的“连锁控股公司制”的管理模式进行扩张,一度垄断东西方贸易。这说明(     
A.意大利工业资本积累加速B.欧洲正在经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促进金融发展D.金融变革助推经济发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最有可能呈现的是(     

A.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资本流动B.农业起源地及其农作物外传
C.工业革命后商品原料的交换D.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力的转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由于世界经济大恐慌的爆发,中国进入了经济萧条时期,随即美国的购银政策更进一步造成了金融恐慌,国民政府对外求援,但因英、美、日三国的冲突而受阻。白银出口征税与改组中国、交通二行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情形日益恶化,面临财政危机的国民政府,最后不得不实施改革,关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B.铸造银元以之为法定货币
C.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D.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东汉时期,考课的范围大体有两个系统:一是公卿守相或各部门主要官员考课其下属官员:一是中央对郡.那对县的考课。中央尤为看重对郡国的考课,每年年终郡国上计吏都要携带计簿到京师上计。这表明东汉时期(     
A.考课意在约束官更加强监督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的选拔完全依据其功绩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册”一词在商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频次较高。有学者研究指出:“作册”当为在某氏族中世代传递的官职,有录史、传递文书等职能。在商代,“作册”与商王互动频繁。周代早期,“作册”频频出现在与公、侯互动的场景中。西周中晚期,“作册”一词最终消失不见。这种变化反映了(     
A.周对商人的怀柔同化B.国家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C.权力分配机制的发展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高速增长与耕地、水源短缺的现实形成了尖锐矛盾,埃及不得不高度依赖进口以弥补越来越大的粮食缺口,过度依赖进口意味着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上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权。在埃及1. 03亿人口中,30%人口处于贫困状态,食品支出在这类家庭的日常支出占比高达3700,粮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由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B.埃及可以通过增加进口来解决粮食危机
C.工业化是埃及粮食缺口的根本原因D.埃及要真正克服障碍获得发展任重道远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