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单亲二体(UPD)是指正常二倍体的体细胞(2n)中某对同源染色体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现象。下图表示某种UPD的发生机制:减数分裂出现错误的二体卵子(n+1)和正常精子(n)结合形成三体合子(2n+1),三体合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失去一条染色体,称为“三体自救”。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乙、丙可能发育为性别相同的个体,且丙为UPD
B.“单亲二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该变异在联会时可以观察到
C.表型正常双亲生出UPD血友病女孩,可能是母方减数分裂II异常所致
D.即使母方的卵子中无12号染色体,仍可能形成12号染色体的UP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细胞器之间可以通过膜接触位点(MCS)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MCS作用机理是接受信息并为脂质、Ca2+等物质提供运输的位点。内质网与线粒体、细胞膜、高尔基体等细胞结构之间都存在MCS,能调控细胞内的代谢。内质网与线粒体MCS接触后,MCS构象改变导致线粒体内Ca2+浓度发生变化。线粒体内Ca2+浓度适度升高会促进呼吸作用,但是过度且持续性Ca2+浓度升高会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导致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依赖于囊泡
B.肺炎支原体通过MCS接触来促进自身呼吸作用进而促进增殖
C.分泌蛋白加工、折叠旺盛的细胞其线粒体内Ca2+浓度可能适度升高
D.线粒体内过度且持续性Ca2+浓度升高会降低线粒体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斑马鱼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能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个过程与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导致Piezol离子通道开放有关(如图),激活Piezo1能显著增加SEC的“无复制分裂”。这种“无复制分裂”得到的子SEC细胞的总体积与母SEC细胞的体积一致,保障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EC细胞进行该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姐妹染色单体
B.SEC细胞进行的“无复制分裂”现象不会出现在减数分裂中
C.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母SEC细胞和受精卵采用不同的分裂方式
D.“无复制分裂”产生的全部子SEC细胞均含斑马鱼的全套遗传物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若棒状杆菌中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则称之为精氨酸依赖型菌。野生型棒状杆菌经诱变、筛选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的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①将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甲培养基上,待培养至菌落不再增加时,将甲培养基中的菌落转移到乙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必须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与甲培养基成分相比,乙培养基成分中可能缺少了鸟氨酸
C.若乙培养基中未出现菌株,则说明紫外线照射未引起基因突变
D.从甲培养基中选出的B菌株,可直接利用含精氨酸的培养液进行发酵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导致的高脂血症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PCSK9是一种在肝脏表达的分泌蛋白,在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A.PCSK9只在附着的核糖体上合成
B.LDL受体的去路是被溶酶体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C.据图推测PCSK9与受体结合比LDL与受体结合更加紧密
D.促进PCSK9的合成和分泌可以有效减轻高血脂症的症状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植食性林旅鼠是猫头鹰的食物之一。某森林中林旅鼠因患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从而对猫头鹰种群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新出生的猫头鹰个体数减少,但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保持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性传染病导致森林物种丰富度下降
B.林旅鼠种群数量减少后,猫头鹰种群的年龄结构向增长型发展
C.导致林旅鼠数量减少的传染病属于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
D.由于成年猫头鹰对能量需求量大,当林旅鼠大量减少时,能量传递效率会升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FTO蛋白可擦除N基因mRNA的甲基化修饰,避免mRNA被Y蛋白识别而降解,从而提高了鱼类的抗病能力。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Y蛋白能识别mRNA甲基化修饰B.mRNA甲基化会影响其转录
C.mRNA甲基化会提高其稳定性D.N基因表达会降低鱼类抗病能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研人员将某种滨藜分为两组,A组置于昼夜温度为23℃/18℃的环境中,该温度与其原生长区温度一致,B组置于昼夜温度为43℃/30℃的环境中。生长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滨藜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图中数据显示相同温度条件下A组滨藜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均高于B组
B.温度过高会通过提高酶的活性和气孔开放程度等机制使光合速率下降
C.B组滨藜的最适温度高于A组说明滨藜对高温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D.推测将原生长区的滨藜引种到炎热地区后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等现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科学家将小鼠(2N=40)的一条5号和一条4号染色体首尾连接,成功得到染色体连接的杂合小鼠。该小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连接后的染色体能够传递给后代小鼠。关于该染色体连接小鼠,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20对染色体
B.不能产生功能正常的配子
C.基因数量和排序发生改变
D.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分蘖是禾本科等植物在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对产量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株水稻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其分蘖芽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而生长素无显著差异。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与外源NA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突变体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较高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导致突变性状
B.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能减少突变体的分蘖数
C.水稻的分蘖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外源NAA处理抑制了突变体分蘖芽的生长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