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非洲各民族杂居的现实 | B.非洲经济具有分散性 |
C.列强对非洲的殖民侵略 | D.非洲国家间战乱频繁 |
选项 | 史实 |
A | “光荣革命”、攻占巴士底狱、来克星顿枪声、普鲁士击败丹麦和奥地利 |
B | 《权利法案》、《美国联邦宪法》、《人权宣言》、《德意志帝国宪法》 |
C | 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帝国建立、日本明治维新 |
D | 克伦威尔、拿破仑、林肯、俾斯麦 |
A.A | B.B | C.C | D.D |
A.行省制度 | B.君主专制制度 | C.政教合一制度 | D.封建庄园制度 |
A.商业革命 | B.价格革命 | C.封建制度完全解体 | D.全球贸易开始 |
1873 年 | 1883 年 | 1893 年 | 1903 年 | 1913 年 | |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 40 | 40 | 41 | 43 | _ |
生铁产量(千吨) | 6671 | 8666 | 7089 | 9078 | 10425 |
粗钢产量(千吨) | 582 | 2040 | 2997 | 5115 | 7787 |
煤炭产量(百万吨) | 130 | 166 | 167 | 234 | 292 |
A.工业部门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 B.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快 |
C.“世界工厂”地位开始衰落 | D.钢和铁的产量持续增长 |
A.开启了全球化进程 | B.是宗教改革的结果 |
C.受到人文主义的推动 |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国际组织 | 国际联盟 | 联合国 |
重要机构 | 国联大会、行政院 |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
决议原则 | 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 | 联合国大会对重要问题的决议均需经出席并参加投票的会员过以2/3多数通过;对于非程序事项的安理会决议,应由15个理事国中的9国同意,同意国必须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 |
A.国联有效地解除了战争威胁 | B.联合国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
C.国际组织是大国争霸的工具 | D.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探索中发展 |
材料一:公元200年,罗马帝国新的压力逐渐形成。相关的最重要的野蛮民族是法兰克人和菜茵河上的阿拉曼人以及多瑙河下游的哥特人,帝国就努力地使他们不要接近,但两线作战的成本高昂……公元285年,戴克里先任命了一个共同皇帝马克西米安,负责多瑙河到达尔马提亚一线以西的帝国疆域。此后,两位奥古斯都之下又分别设了两名凯撒作为共治者。这个体制虽然包括了相当程度上的军事复苏和稳定,但成本巨大。军队,在一个世纪里人数增加了一倍,沉重的赋税不仅危及帝国臣民的忠诚,而且助长了腐败行为。
——摘自[英]罗伯茨《企鹅全球史I·古典时代》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向他们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皇家特许状还准许商人和工匠组织行会..城市逐渐被公认为新的社会成分,市民们不再受封建法律的制约。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和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之外,商人根本没有机会上升到当权者的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在公元三世纪所面临的重大压力。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
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D.世界由分散孤立到连成整体 |
A.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 | B.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
C.实行锁国政策以加强统治 | D.中朝军民抗击日本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