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说法,A.口令认证、生物特征识别是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 |
B.信息系统的管理员不能随意分享自己的权限 |
C.设置密码时,尽量避免使用连续多位相同字符 |
D.防火墙技术可以阻挡部分外网病毒的入侵 |
A.变量j的输出值为7 | B.“i<=j”执行7次 |
C.该流程有两个分支结构 | D.该算法只能用流程图描述 |
if i not in lst2:
lst2. append(i) #在列表lst2末尾添加元素 i
运行后lst2中的内容是( )A.[2,7,3] | B.[9,8,6] |
C.[2,2,9,7,7,8,6,3,3,3] | D.[2,9,7,8,6,3] |
import random
dic={1:1,2:4,3:9,4:16,5:25}
s=0
for i in range(3):r= random. randint(1,5)
if r%2 == 0:
s=s+dic[r]%2
else:
s=s+dic[r]%3
print(s)A.1 | B.2 | C.3 | D.4 |
if ''0 ''<=1<=9''.
mw=str(yh(i,k))+"#"+mw
elif"a"<=i<="z" or "A"<=i<="Z":
mw=ks(i,k)+mw
elifi in "!@$%&~":
mw=i+mw
else:print("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break
print("加密后密文:"+mw)
图1 图2
(1)主程序用到了s=0
for i in key:
if ''a''<=i<=''z'' or ''A'' <=i<="Z'':
s+=
elif ''0''<=i<="9";
s+=int(i)
k=s//len(key)
return k
(3)进制相互转换if x==0:
return "0"
s=""
while x>0:
r=x%2
①
x=x//2
return s
def BtD(s):#二进制转十进制x=0
for i ins :
②
return x
(4)数字进行异或加密s1=DtB(int(ming))
s2=DtB(key)
if len(s1)<len(s2):
s1,s2=s2,s1
s2="0"*(len(s1)-len(s2))+s2 #在s2前补0使其与s1长度一致
res=""
for i in range(len(s1)):
res=
mw=BtD(res)
return mw
#英文字母进行凯撒加密ks(ming,key)代码省略科目名称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科目代码 | 0 | 1 | 2 | 3 | 4 | 5 |
A.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变量 i 的值为 7 | B.k 的值为 1×2×3×4×5×6×7 的结果 |
C.该流程图是双重循环结构 | D.将条件“i≤x/2”改成“i<x”,k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
A.红外探头主要是防止非法入侵 | B.烟感探测器主要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 |
C.该系统中家庭报警主机承担控制器的功能 | D.煤气探测器安装在厨房,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 |
A.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不需要机器的参与 | B.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是行为主义 |
C.智能理疗机器人属于混合增强智能 | D.人工智能最终将能完成人类所有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