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与Cc | B.Cc与Dd | C.Aa与Dd | D.Bb与Aa |
A.精子和卵细胞 | B.胚胎 |
C.血细胞 | D.骨髓细胞 |
A.参与受精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异常 |
B.参与受精的精子正常,卵细胞异常 |
C.参与受精的精子异常,卵细胞正常 |
D.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结合造成的 |
A.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少量DNA |
B.双链DNA中的嘌呤数目等于嘧啶数目 |
C.DNA中G-C碱基对越多,DNA的热稳定性越低 |
D.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 |
A.假说演绎法-基因在染色体上 |
B.模型建构法-DNA衍射图谱 |
C.差速离心法-DNA半保留复制 |
D.同位素标记法-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A.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上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
B.制作模型时,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用3个氢键连接物相连 |
C.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内侧 |
D.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
A.60个 | B.120个 | C.160个 | D.180个 |
A.需要分别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C.若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高于沉淀物的 |
D.若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则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于上清液的 |
A.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
B.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不能影响被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 |
C.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记重捕法精确统计种群密度 |
D.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值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 |
A.工业化啤酒生产中,焙烤的目的是使淀粉酶失活 |
B.糖的分解及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
C.在啤酒的酿造过程中,适时打开发酵装置有利于提高啤酒产量 |
D.啤酒的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