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领导人认为此时的国际社会“产生着最深刻、最尖锐的世界资本主义危机,这种危机孕育着新战争”。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时有出现,甚至有联合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的行动。由此推断,苏联将(     
A.把维护国家安全逐渐提上议事日程B.调整战略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支持欧洲工人运动来缓和国际矛盾D.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生产来应对危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9世纪,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东方世界是世界历史的起点,而“西方绝对是历史的终点”。1918年西方学界出现了“西方文化必将走向没落和灭亡”的声音。这一转变是由于(     
A.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传统国际秩序B.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方向
C.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D.战争引发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

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1956年1957年
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
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
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

材料二

   

——摘自 《伟大的十年》

对新中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现象予以阐释。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为20世纪晚期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情况(单位:%)。出现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项目1978年1985年1990年

农业结构
种植业79.369.364.7
牧业15.522.125.8
林业3.65.24.3
渔业1.63.55.4

种植业结构
粮食作物80.475.876.5
经济作物9.615.614.4
A.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B.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
C.农民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设主义”   

之集体之个体
1911年《留美学生年报》创刊号介绍美国留学界情:形,强调"建设主义"是留美学界之一大特色。所谓"建设主义"有三重意涵:其一,留学生多修实用之学;其二,美国为"大建设之国",建设精神处处可见,在此留学不能不受此影响;其三,中国即将步入建设时代,铁路开矿政治法律,莫非建设事业。
1911年留美学界之专业统计
一、选修人数25人以上
通常大学科50人,铁路工程50人,农业38人,科学34人,矿业27
二、选修人数-1525
商业:23人,机器工程23人,化学工程19人,电学工程15人,理财15
三、选修人数515
法律12人,政治11人,教育10人,化学9人,医学6人,语言6
四、选修人数15
神学4人,哲学3人,音乐2人,牙医1人,森林1人,建筑1

——据朱庭祺《美国留学界》

1911年初到美国留学的胡适给好友写信道)弟初习农后以本年所习大干属文学,且自视性与之近,有改习arts(文科)之意,今则立定志向,不再复易矣。其故盖以弟若改科,必专习古文字,然此是小技,非今日之急。……“文学救国”今非其时,故不欲为。

——《胡适许怡荪通信集》

1917年胡适在归国日记中感叹)吾数月以来,但安排归去后之建设事业,以为破坏事业已粗粗就绪,可不须吾与闻矣。何意日来国中警电纷至,南北之纷争已成事实。时势似不许我归来作建设事。

——《胡适日记全编》

评述1910年代留美学界的“建设主义”。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傅”是汉代中央在诸侯国设置的官职,下表是西汉时期部分“太傅”设置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太傅”的设置旨在(     
西汉王国太傅表(部分)

时间

太傅名

个人出身或素养

任职国

文景

辕固

儒者

清河

武帝

夏侯始昌

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

昌邑

宣帝

庆普

儒生

东平

A.推动儒学传播B.巩固国家统一C.完善官僚制度D.强化地方治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银的流通

材料一   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材料二   16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表

国别

年代
中国英国西班牙
15341:6.3631:11.51:12
15961:7.501:11.901:12.12
16221:8.001:12.501:13.13
16771:9.001:15.36
174117501:11.771:14.93
179118001:15.401:15.42

材料三   由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西班牙的物价大致上涨为北欧物价的两倍,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地位,因为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先是荷兰人,接着是英国人,控制了同西、葡两国殖民地的大部分运输业。西北欧人不久还供应了巴西和西属美洲所进口的制成品的90%以及利比亚半岛本身所消费的大部分制成品。最终的结果从当时一位西班牙人的以下这番抱怨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西班牙人在经过漫长而危险的长期航行之后从西印度群岛运来的一切,他们以鲜血和努力获得的一切,外国人轻易、舒适地夺走了,运回自己的祖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向中国的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金银流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