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氢原子所处能级越高,越稳定 |
B.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
C.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
D.从![]() ![]() |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25s | B.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C.在![]() | D.该交变电流的表达式为![]() |
A.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变小 | B.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
C.压强变大 | D.分子对玻璃瓶内壁的平均作用力变大 |
A.“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
B.“下蹲”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
C.“起立”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
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
A.![]() | B.![]() |
C.![]() | D.![]() |
A.质点振动的周期T=0.2s |
B.波速v=20m/s |
C.因一个周期质点运动0.8m,所以波长λ=0.8m |
D.从该时刻起经过0.15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2m |
A.经过t=3s上升到最高点,速度和加速度都变为零 |
B.上升时的加速度和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C.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和离开出发点时一样 |
D.经过t=7s落回到地面 |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
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 ![]() |
A.如图甲,光导纤维能够使光在有机玻璃内传播,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 |
B.图乙是双缝干涉所形成的图样 |
C.若下方玻璃片上表面有一凹痕,则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丙所示 |
D.如图丁,相机使用偏振滤光片能减弱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影响,说明光是横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