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河西走廊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河西走廊地区风能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
材料二: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地之一,2009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1世纪初开始转型。近年来,玉门市聚焦能源结构转型,积极发展氢能产业,着力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助力河西走廊建设中国西部“氢谷”。下图示意玉门市氢能产业链。
材料三: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谋划和建设。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一 下图为202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同比下降5.4%,为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原油通常是指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汽油、柴油、润滑油、液化气、沥青等产品。2002年我国原油进口占石油进口的25.1%,但其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成为石油进口的主要份额。
材料二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特高压输电(一种效率高、损耗低的远距离输电方式)工程正式转入商业运行。左图为长江某河段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右图为该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图为烟台市某海域某日潮汐时刻表变化曲线和某时刻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0时前后 | B.7时前后 | C.15时前后 | D.21时前后 |
2021年12月30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在我国河北省丰宁县投产发电。该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抽水至上水库,相当于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被誉为“超级充电宝”。图左为“京津冀区域位置图”,图右为“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 B.地处山区,地形坡度大 |
C.风能、太阳能资源匮乏 | D.靠近京津冀,农业用水量大 |
A.12~18时 | B.18~24时 | C.0~6时 | D.6~12时 |
A.稳定电网运行 | B.弥补发电不足 | C.改善大气质量 | D.减少水资源浪费 |
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产业链条复杂 | B.制备过程无污染 | C.储存运输安全 | D.终端应用零排放 |
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 | 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 | 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 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
“气化长江”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以柴油、重油为主要燃料的长江内河船舶,改造为LNG(液化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步被纯LNG动力燃料替代的油改气工程,LNG水上加注站建设是实现“气化长江”的重要保障。下图示意2021年12月建成的长江三峡地区首个LNG加注码头主体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安全可靠 | B.成本低廉 | C.来源广泛 | D.运输灵活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节能减排,构建绿色航运 | B.利用新能源,节约运输成本 |
C.提高运量,增强竞争实力 | D.推广新技术,降低管理费用 |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实现能源开发及储能一体化发展。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能源资源总量大,分布均衡 | B.能源种类多样,互补性强 |
C.申网配置能力强,便于输出 | D.戈壁荒滩广布,土地有限 |
A.加大我国区域发展差异 | B.改变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
C.控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 | D.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
下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A.开采更容易 | B.成本更高 | C.运输费用高 | D.清洁,对环境影响小 |
A.天然气开发成本较低 | B.地形平坦,管线建设成本低 |
C.天然气气源相对充足 | D.劳动力充足,管线建设成本低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核能水能 | B.风能火电 | C.水能地热 | D.风能太阳能 |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 | 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 | 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 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