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 |
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 |
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 |
D.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 |
A.花岗岩 | B.玄武岩 |
C.石灰岩 | D.变质岩 |
2023年,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在湖北应城开建。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在压力容器(如密封的报废矿井、盐穴、山洞)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应城是我国最大井盐产区,废弃的盐穴空腔有170多个。下图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资源 | B.技术 | C.交通 | D.市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23年7月8日,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落户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长芦盐场。在安装设置上,该站通过增长光伏阵列间距、降低光伏面板的坡度、采用双面光伏面板(如左图)等措施实现了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盐光互补”新型复合产业模式。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存在严重弃电现象。而“绿氢”生态链,则是将额外的光伏电力用于制氢,实现充分利用。氢能在密封性好的空间是可以被储存起来的,地下深部盐穴(如右图)的密闭性和地质稳定性为大规模氢能储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22年5月山东海阳核电“核能十光伏”工程正式投运,首次实现核能与新能源耦合和电水热同产同送,下图为该工程运行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污染排放降低为零 | B.淡水产量明显波动 |
C.近海盐度明显升高 | D.供暖成本显著上升 |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某校同学搜集了氢能的相关资料并绘制“我国氢能开发利用现状”资料卡片。据此完成各小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通过捕集和封存CO2,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B.降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
C.改变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保障能源安全 |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资源和环境安全 |
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完成下面小题。
A.增加原子能发电量 |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C.拓宽电能进口渠道 | D.调节燃气火力发电 |
A.7日1-2时左右 | B.7日7-8时左右 | C.8日3-4时左右 | D.8日8-9时左右 |
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顺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 B.顺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
C.逆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 D.逆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
近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3年5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并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A公司是一家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坚持“EV(纯电动)+ICV(智能网联)”路线;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高端产品;全面打通上下游资源,实现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能耗持续降低,耗电量的1/4来自工厂太阳能屋顶。图示意新能源汽车工业产业链。
我国“西氢东送”“海氢陆送”项目已进入加速推进阶段。“西氢东送”采用“风光火储氢一体化”模式保障氢能供应稳定,“海氢陆送”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上风力发电中的“弃风”问题。下图为“海氢陆送”项目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成本更低廉 | B.运输更便捷 | C.产量更稳定 | D.制氢更低碳 |
A.西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 B.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 |
C.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D.减小沿海地区生态破坏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石油进口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快速增长的用能需求,导致中国长期依赖海外油气进口。国际能源署和某大型石油公司预测,2030年中国石油海外依存度或将高达80%,天然气海外依存度或将高达50%。下图示意1965~2017年中国石油产消差额与海外依存度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1973~1977年 | B.1985~1989年 | C.1993~1997年 | D.2013~2017年 |
A.多煤、少油、缺气 | B.多新能源、少常规能源 |
C.多可再生能源、少非可再生能源 | D.多油气、少煤炭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