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原因,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图为西双版纳位置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A.保护落叶阔叶林 | B.更好地种植橡胶 |
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 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 |
A.12月、1月 | B.3月、4月 | C.6月、7月 | D.9月、10月 |
江苏省东台市近海分布着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条子泥是其中一条巨型沙洲,地处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发展海滨会展中心 | B.围垦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
C.开辟建设海滨浴场 | D.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 |
A.消费需求量大 | B.土地成本较低 | C.医养设施完善 | D.产业部门齐全 |
资源型城市走向衰退后产生大量矿业废弃地,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国对此类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模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零散修复到常规利用再到多样化发展阶段,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阶段整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A.近郊型—光伏发电站 | B.远郊型一市民休闲广场 | C.城中型—大型湿地公园 | D.远郊型—农场果园 |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层的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代表着草地的潜在恢复力。某高校研究团队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研究。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A.种子库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
B.在重度放牧条件下,随着土层的加深,物种数量减少 |
C.在4~8cm土层中,种子库密度最高 |
D.随着放牧程度的减弱,种子库密度呈增加趋势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成效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1988年国家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完成下面小题。
A.具有森林、湿地、草原生态环境功能 | B.阻挡沙漠从北、西、南、东四面合拢 |
C.为东部的黄土高原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 D.为三江源地提供水源补给和生态保障 |
A.优化开发区域 | B.限制开发区域 | C.重点开发区域 | D.禁止开发区域 |
东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水源地,担负着香港、深圳和广州3个城市的供水任务。东江流域曾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之一,图示意1980—2020年东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A.生态建设 | B.水利工程建设 | C.耕地保护 | D.城镇化的发展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顶端的乌蒙山麓腹地,为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湿润,冬季温暖干燥,年平均气温10.6℃。这里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也是中国特有的青藏高原候鸟黑颈鹤的迁徙地,素有“鸟的王国”之称,是国内外人士考察研究鸟类和旅游避暑的理想胜地。下图示意草海保护区位置和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开发岸边种植作物 | B.利用水域养殖鱼虾 |
C.提升科研监测能力 | D.开发核心地区旅游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下表示意2000~202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长条件下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 甲 | 乙 |
坡度 | 5°~15° | 5°~15° |
高度 | 2500~3000 m | 3000~3500 m |
坡向 | 半阳坡 | 半阴坡 |
增加面积 | 200 km² | 520 km²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海拔较高,光照条件较好 | B.地处迎风坡,降水总量更大 |
C.地处半阴坡,水分蒸发较弱 | D.坡度适宜,利于接受太阳辐射 |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水禽越冬地。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以退水后形成的碟形湖中的浅水(水深小于0.5m的水域)、草滩和软泥为主要取食、栖息场所,这三种越冬候鸟生境面积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下图为不同水位条件下鄱阳湖越冬候鸟生境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问题。
A.水体泥沙含量 | B.湖盆形态特征 | C.人类活动强度 | D.入湖径流数量 |
A.随水位升高,浅水面积先增后减 | B.秋冬季干旱,利于候鸟生存 |
C.不同水位草滩生境面积均最大 | D.秋冬季高水位利于候鸟生存 |
A.流域内用水增加 | B.上游水库截流 | C.流域内降水偏少 | D.下渗水量增加 |
陕西省洋县(见图)地处汉江地区,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汉中和陕西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68.6%,2021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348天。2003年之前洋县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洋县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将“绿色能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经过近20年的发展,洋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