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探究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自阿诺德·汤因比以来的学者们一直持续了120年之久。不同时期的历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做了不同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缘于英国大量的资本积累。更多的学者认为,工来革命的发生是一种连续性的经济活动,是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的积累,步入近代以后,经济、政治、人文达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体现。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并从政治和人文角度简析英国为工业革命发生所创造的条件。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的提高让英国信心大增,不再迷信武力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从中逐渐看到了比武力征服更加经济高效的统治方式:只要开放,以及没有干预,市场霸权就属于……产业优势的一方。另外,只要保持全球交通渠道的畅通,允许货物和资金根据这种优势选择流向,也没有必要对目标市场和货源实行任何行政、军事层面的控制,并且支付由此产生庞大资金和人力成本。
——美·安德鲁·杰克逊《谁丢了美国:英国统治者、美国革命与帝国命运》
材料三 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以及后来的英意、英荷、英德等通商条约,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放弃贸易歧视,意味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在国际上的胜利。自由贸易政策为经济实力强制国家所采用,为国内成长产业集团所推动,它们是主要受益者。对经济实力薄弱的国家及幼稚产业,却意味着市场被外国占领,它们是主要受害者。因而自由贸易被认为是“强者”的政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的原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述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A.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 |
B.使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
C.使葡萄牙垄断了欧亚商贸 |
D.导致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
A.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
B.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 |
C.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
D.美国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学 |
材料 以下为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新航路开辟、光荣革命、启蒙运动、《独立宣言》、俄国农奴制改革、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市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两极格局、世界贸易组织。 |
材料
无线电的发明和使用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的技术进步和通信变化。美国广摇公司开始销售收音机。第一家用于商业广播的电台是WWU,它于1920年夏在底特律建立,当WWU和设在匹兹堡的KDKA电台在1920年播放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时,美国政治迈进了一个新时代。1922年,纽约的一家电台第一次开始播放商业广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收听广播的时间为平均每天4.5小时。新闻播报过去仅占节目总量的4%,如今则上升到30%左右。在德军对英国实行“闪电”空袭之时,美国人一般都喜欢听爱德华·默罗发自伦敦的、以真实的空袭警报为背景的报道。他们还听埃里克·赛瓦菜德来自缅甸战场的报道,听他描述从飞机跳伞的感受。尽管有时由于信号和静电波的影响收听极其困难,但是现场直播的节目叙事性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战争的话语同时也侵入了几乎所有其他的节目。甚至是长时间的广告,也时刻不忘提醒人们战争的存在。
——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等著《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无线电使用的特点。材料一 17世纪末,咖啡通过也门穆哈港口的船只和商队,经红海和陆地到达埃及的地中海口岸,再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和西欧。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大,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商人开始深入也门去采购,在穆哈设厂并专门派船运往欧洲。英国的咖啡进口量从1685—1688年的每年21.3万磅,上升到1699—1701年55.2万磅,到了1713—1715年,又升至135万磅。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加强,咖啡逐渐被引入西半球国家,咖啡产业迅速发展。至1800年,委内瑞拉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咖啡生产区,当时种植园主要生产糖料作物,作为补充的咖啡极大增加了种植园的收益。
——摘编自潘宏胜《咖啡的传播与贸易》
材料二 17—18世纪,咖啡成为巴黎乃至欧洲大陆高雅人士的消费品。这时期民众对奢侈品的仿效追逐导致商品需求和市场日益扩大,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催生出新的制度和商业文化。王室、贵族和富裕阶层对咖啡等奢侈品的神秘感吸引着新兴市民阶层,刺激他们更多、更紧张地工作,产生了所谓“勤劳革命”。咖啡、糖、巧克力、烟草、茶这些“成瘾性食品”以及精致家具等耐久高档品共同促进了奢侈消费的增长,奢侈品得以“物化”。
——摘编自潘宏胜《咖啡文化与现代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咖啡产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推动咖啡产业发展的因素。A.保持严格中立态度 | B.采用姑息纵容政策 |
C.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 D.奉行大陆均势原则 |
A.工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 B.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
C.工人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日益成熟 |
A.致使英国在战争中最终获败 | B.说明英国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反映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 |
A.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 B.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C.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