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CO2的浓度仍可能会增加 |
B.图中C、D能通过食物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C.若用图中的数字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则该数学模型是①=②+④+⑥ |
D.镉会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具有全球性 |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
C.过度砍伐破坏的热带雨林在恢复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
D.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收支平衡、功能平衡的特征 |
A.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 |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的原因是其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 |
C.培养植入核的卵细胞时,需保证营养物质的供应并控制好环境条件 |
D.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的原因是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
A.农业生产上需给植物施N、P、K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B.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低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功能 |
C.人体内Ca2+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下降,引发肌肉酸痛 |
D.种子萌发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增强 |
A.施莱登和施旺利用完全归纳法逐步建立起细胞学说 |
B.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步降低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 |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细胞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
D.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 |
A.加热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后,会导致其营养成分的破坏 |
B.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可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 |
C.地瓜、蔬菜茎部分含有的纤维素号称第七营养素,要适当食用 |
D.“吃鱼眼能明目,喝虎骨酒可以壮筋骨” |
性状 |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 母本 | 父本 | F1 | F2 |
果肉颜色 | B/b,9号染色体 | 白色 | 橘红色 | 橘红色 | 橘红色:白色≈3:1 |
果皮覆纹 | E/e,4号染色体 F/f,2号染色体 | 无覆纹 | 无覆纹 | 有覆纹 | 有覆纹:无覆纹≈9:7 |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唯一氮源 | 14NH4C1 | 15NH4C1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