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乙酸为除草剂的中间体。制备苯氧乙酸的反应原理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所示。相关物理数据如下表。
副反应:ClCH
2COOH+2NaOH

HOCH
2COONa+NaCl+H
2O
| 相对分子质量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苯酚 | 94 | 43 | 181.75 | 易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 |
苯氧乙酸 | 152 | 89~100 | 285 | 易溶于热水,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
氯乙酸 | 94.5 | 63 | 189 | 易溶于水, 溶于乙醇 |
羟基乙酸 | 76 | 79~80 | 分解 | 易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 3.8g氯乙酸和5mL水加入100mL的仪器X中,开启搅拌器,缓慢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溶液 pH 为 7~8。
Ⅱ、加入2.35g 苯酚, 再滴加 35%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溶液pH为12,将反应物在沸水浴中加热 30min。
Ⅲ、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下降,补充氢氧化钠使pH保持为12,在沸水浴中继续加热15min。
Ⅳ、反应结束,将溶液转入锥形瓶中,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3~4。
Ⅴ、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抽滤,冷水洗涤产物3次,在60~65℃下干燥得到黄色产品,再加入活性炭,得到2.47g白色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2)球形冷凝管中冷水由
______(填“a”或“b”) 口流进, 与直形冷凝管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
(3)步骤Ⅰ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将pH调至7~8的原因:
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5)步骤Ⅳ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3~4,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6)步骤Ⅴ中,抽滤装置如图所示,采用“抽滤”的优点是
___________。
(7)步骤Ⅴ中加活性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8)该过程中苯氧乙酸的产率为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