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期,反映闽宁扶贫协作的电视剧《山海情》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西海固地区4.4万的贫困人口搬迁至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的闽宁镇。经过20多年的发展,闽宁镇已经从飞沙走石的“干沙滩”成为寸土寸金的“金沙滩”。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域内清水河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含盐量高的第三系红层、石膏地层。下图中左图为宁夏区域示意图,右图为西海固地区自然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闽宁镇地处宁夏优质酿酒葡萄核心区,宁夏提出在贺兰山东麓地区打造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每年秋末冬初当地农民挖掘40cm深的沟,将葡萄藤下架并被埋土覆盖。
成都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一个多夜雨的地区。该地夜雨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地形因素密切相关,还受到大尺度空气运动的影响。图为某年7月17日该地夜雨时垂直螺旋度等值线剖面图,垂直螺旋度能够反映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征,正值为上升运动,负值为下沉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坡前东侧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 B.山坡比坡前地面同高度气温低 |
C.山坡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 | D.山顶近地面气流受热辐合上升 |
A.水汽增加 | B.气温降低 | C.凝结核增加 | D.大气稳定 |
2019年6月,敦格铁路全线完工,其中重难点工程沙山沟特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桥梁。沙山沟原为阿尔金山山前洪积平原,后受构造运动和季节性洪水冲刷形成沟谷。沙山沟两侧是高50m以上的沙山,其基底为剥蚀丘陵台地,上覆沙层厚度仅有0.5~10m,沙山沟内部地表分布着大量砾石和低矮的沙丘。甲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下图示意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图。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第四纪冰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下图示意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植物的避难所与扩张路线。
材料一:冰川是由多年积雪经压实、再冻结等过程形成的,形成后会不断移动,移动过程中会对地表产生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新西兰南岛的低海拔冰川是许多游客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材料二: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北岛以丘陵为主,山地约占18%,海拔多在1500 米左右。南岛山地约占70%,许多山峰海拔超过3000 米,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下图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
某校的地理兴趣小组暑假在太行山研学实践,发现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劣,侧柏是当地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侧柏易发芽、侧根多、耐干旱、耐瘠薄。他们分别选取当地海拔、坡度、坡向相近的四地进行研究,观测植被的郁闭度(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种植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枯落物厚度。下表示意观测数据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 | 郁闭度 | 种植密度/(株/hm²) | 平均胸径/cm | 平均树高/m | 枯落物厚度/cm |
① | 0.80 | 12420 | 5.00 | 3.9 | 2.4 |
② | 0.76 | 6000 | 6.58 | 4.2 | 2.0 |
③ | 0.60 | 5040 | 6.90 | 4.6 | 1.7 |
④ | 0.80 | 3360 | 8.10 | 6.2 | 2.3 |
A.植被郁闭度 | B.种植密度 | C.平均胸径 | D.平均树高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提高林木密度 | B.引进速生树种 | C.及时抚育间伐 | D.适时引水灌溉 |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盘组成。下图所示为赤道式日晷,晷针垂直于晷盘,上端指向北极星。晷盘有上下两面,分别适用于不同季节。华北某校(34°N,114°E)同学连续a 、b、c三个月进行了日晷及日出方位等方面的观测,下表记录的是每月22日的日出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起,在地平面上沿顺时针转动的方向与正北方向的水平夹角)。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 a | b | C |
日出方位角 | 110° | 125° | 110° |
A.1月 | B.5月 | C.7月 | D.11月 |
A.晷盘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大约为![]() | B.该日晷针投影在晷盘上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
C.18 :00 时晷针影子方位角为90° | D.手表时间12点时晷针投影正指向数字12 |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 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 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 | 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每字9画共81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顺序填充一笔。下图分别为“冬至后某日昆仑站(80°S,77°E)全天顺时针太阳运动轨迹图(最低点太阳高度为5°)”和“九九消寒图”。完成下面小题。
A.东南 | B.西北 | C.西南 | D.东北 |
A.亭 | B.垂 | C.柳 | D.待 |
A.8小时 | B.12小时 | C.18小时 | D.24小时 |
日本海平均水深约1350米,其西部沿岸海域在冬季常有海冰形成。在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1~18千年期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的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同时东亚冬季风增强;距今约11~9千年期间,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A.周边陆地入海径流减少 | B.海底地震频发 |
C.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下降 | D.板块碰撞挤压 |
A.上、下层水体交换减弱 | B.海水潜热释放增加 |
C.表层海水盐度急剧降低 | D.表层海水扰动增强 |
A.来自大陆的风沙沉积物增加 | B.表层海水生产力提升 |
C.与相邻外海的海面高差减小 | D.受对马暖流影响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