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 | 标记染色体数 | 标记DNA数 | 样本 | 标记染色体数 | 标记DNA数 |
甲 | 20 | 40 | 丙 | 20 | 20 |
乙 | 10 | 20 | 丁 | 12 | 12 |
实验一 | 绿皮×黄皮 | 子代(F1)发育早期为绿皮 |
实验二 | 实验一的F1自交 | F2:绿皮270株、白皮61株、黄皮22株 |
实验三 | 实验一的F1与黄皮杂交 | F2:绿皮42株、白皮15株、黄皮21株 |
A.该DNA分子两条链的复制同步进行 |
B.复制过程中子链和模板链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
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6个RNA引物 |
D.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新合成的L'链有2n-1条 |
A.该遗传病为伴性遗传 |
B.Ⅱ3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4个致病基因 |
C.Ⅲ2与Ⅲ3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或1/6 |
D.若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I1的基因型是唯一的 |
实验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比例 |
① | 乙×丙 | 红色 | 红色:粉红色:白色=9:3:4 |
② | 甲×丙 | 红色 | 红色:粉红色:白色=2:1:1 |
杂交组合 | F1 | F2 | ||
组合一 | 正交 | ♀黄茧抗药×♂白茧不抗药 | 黄茧抗药 | 黄茧抗药∶白茧不抗药=3∶1 |
反交 | ♀白茧不抗药×♂黄茧抗药 | 黄茧抗药 | 黄茧抗药∶白茧不抗药=3∶1 | |
组合二 | 正交 | ♀黄茧有斑纹×♂白茧无斑纹 | 黄茧有斑纹 黄茧无斑纹 | _____ |
反交 | ♀白茧无斑纹×♂黄茧有斑纹 | 黄茧有斑纹 | 黄茧有斑纹∶黄茧无斑纹∶白茧有斑纹∶白茧无斑纹=9∶3∶3∶1 |
杂交组合 | 子代雌蚕总数/只 | 子代雄蚕总数/只 |
CIOS×甲 | 88 | 176 |
CIOS×乙 | 107 | 217 |
CIOS×丙 | 199 |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