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接种前要了解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无需接种无菌水来培育检测 |
B.实验者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后,放入2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天 |
C.实验中还应设置不戴口罩直接讲话或咳嗽进行实验对照 |
D.培养结束后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
A.ATGGTG------CAACCA | B.TGGTTG------CACCAT |
C.GACGAG------CTGCAG | D.CTGCAG------CTCGTC |
A.稀释涂布平板需控制每个平板30-300个菌落 |
B.抗性平板上未长出菌落的原因一般是培养基温度太高 |
C.抗性平板上常常会出现大量杂菌形成的菌落 |
D.抗性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无需进一步划线纯化 |
杂交亲本组合 | F₁表型 | F₂表型及数量 |
母本Z58×父本y12 | 均为绿色 | 绿色182株, 黄化60株 |
母本y12×父本Z58 | 均为绿色 | 绿色227株, 黄化73株 |
A.T-DNA可将基因G转移并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
B.利用物质K和抗生素进行筛选1,可获得农杆菌的蓝色菌落 |
C.利用物质K和除草剂进行筛选2,更易于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 |
D.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
A.核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 |
B.一个DNA分子上只可能含有一个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 |
C.开发抑制甲基化酶SUV420H1活性的药物,可以用作肿瘤的治疗 |
D.在T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T细胞的免疫激活也会受到抑制 |
A.①过程中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不断移动 |
B.②过程中利用细胞核内核糖体识别mRNA的起始密码子 |
C.每天傍晚PER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数量达到最多 |
D.TIM基因缺失将导致PER蛋白在白天不断积累 |
A.蛋白复合体Ⅳ处O2与H+结合生成水需要电子传递链传递来的e- |
B.当H+由线粒体基质被转运到线粒体膜间隙时,会推动ATP的合成 |
C.丙酮酸从线粒体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有关 |
D.皮肤破损较深时,破伤风芽孢杆菌大量繁殖是通过图示生理过程供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