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建设主义”
之集体 | 之个体 |
1911年《留美学生年报》创刊号介绍美国留学界情:形,强调"建设主义"是留美学界之一大特色。所谓"建设主义"有三重意涵:其一,留学生多修实用之学;其二,美国为"大建设之国",建设精神处处可见,在此留学不能不受此影响;其三,中国即将步入建设时代,铁路开矿政治法律,莫非建设事业。 据1911年留美学界之专业统计 一、选修人数25人以上 通常大学科50人,铁路工程50人,农业38人,科学34人,矿业27 二、选修人数-15—25人 商业:23人,机器工程23人,化学工程19人,电学工程15人,理财15) 三、选修人数5—15人 法律12人,政治11人,教育10人,化学9人,医学6人,语言6人 四、选修人数1—5人 神学4人,哲学3人,音乐2人,牙医1人,森林1人,建筑1人 ——据朱庭祺《美国留学界》 | (1911年初到美国留学的胡适给好友写信道)弟初习农后以本年所习大干属文学,且自视性与之近,有改习arts(文科)之意,今则立定志向,不再复易矣。其故盖以弟若改科,必专习古文字,然此是小技,非今日之急。……“文学救国”今非其时,故不欲为。 ——《胡适许怡荪通信集》 (1917年胡适在归国日记中感叹)吾数月以来,但安排归去后之建设事业,以为破坏事业已粗粗就绪,可不须吾与闻矣。何意日来国中警电纷至,南北之纷争已成事实。时势似不许我归来作建设事。——《胡适日记全编》 |
时间 | 太傅名 | 个人出身或素养 | 任职国 |
文景 | 辕固 | 儒者 | 清河 |
武帝 | 夏侯始昌 | 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 | 昌邑 |
宣帝 | 庆普 | 儒生 | 东平 |
A.推动儒学传播 | B.巩固国家统一 | C.完善官僚制度 | D.强化地方治理 |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
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
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
A.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B.顽固势力太大导致变法失败 |
C.除旧与布新必须用力相等 | D.变法中反封建主义力度欠缺 |
近代早期 |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的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
20世纪50年代 |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指导制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一秒 |
21世纪初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
A.社会发展影响时间观念 | B.计时精确便利生产劳动 |
C.钟表进步丰富社会生活 | D.科技进步推动钟表革新 |
A.缓解经济大危机冲击 | B.弥补计划经济不足 |
C.拓展工业化资本来源 | D.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
历史上的“中国”
先秦 | “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洛阳)……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民”。 ——西周《何尊》 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史记》 |
魏晋南北朝 | 时朝廷遣使诣(慕容)儁,儁谓使者曰:“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 ——《晋书》 |
唐朝 | 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仪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仪也。岂系于地哉? ——《东晋元魏正闰论》 |
元朝 | 诸下海使、臣及舶商,辄以中国生口、宝货、戎器、马匹遗诸外番者,从廉访司察之 ——《元史》 |
清朝 | 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雍正 |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古代“中国”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古代“中国”的内涵,并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A.产业革命的动力 | B.圈地运动的局限性 |
C.市场统一的作用 | D.自由主义的优越性 |
材料一 严复是最先在中国发扬德、智、体三育并重的维新人士,他很看重体育,认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较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应有的措施。梁启超认为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他也认为“尚武”是新国民的特性之一,因此他非常重视尚武精神和学校体育。这些思想对于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子琪《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卢梭对古典主义教育残害人的心智发展深恶痛绝,他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他继承洛克体育教育应遵循“顺应自然与理性约束的原则”的思想,以自然状态为标准开展体育教育活动,他选择设定乡村为儿童成长环境,因为乡村的自然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他将“身体——感官教育”作为儿童教育重点,强调教育者必须注重儿童的身体锻炼,主张遵循儿童的自然天赋和自然意志训练官能。卢梭站在社会意义视角,认为体育教育要磨炼人的意志品格,以此抵制过剩体力带来的妄动,抵御邪念的无限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持人类“生理”与“道德”上的孤独,成为身心健全的人。
——摘编自吴永全、陆小聪《扭曲的身体与自然的体育——卢梭体育教育观的整体面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体育教育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A.唐朝初期皇帝权力处于三省控制之下 | B.唐太宗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
C.三省六部的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 D.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