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已知某植物为雌雄同株的二倍体,其花瓣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若花瓣细胞中同时有红色色素和蓝色色素时,花瓣呈紫色。让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紫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白花植株=4:2:2:1。已知该植物存在某些基因型致死的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该植物致死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当紫花植株的测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时,则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
(2)已知外源基因D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1个D基因成功整合到某正常紫花植株的染色体上(基因型设为D0),基因D能表达、能遗传。
①若基因D与A/a或B/b基因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基因D整合在A/a或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的自交结果为______时,可明确确认基因D整合在A/a或B/b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具体一条上。
③若基因D未整合到A/a或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的自交结果为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2n=28),其花色红花和白花受等位基因A、a控制;茎长受B+(高茎)、B(中茎)、b(矮茎)3个基因控制,某种茎长基因型胚胎致死。现将一对高茎红花植株个体杂交,产生的F表型及比例如下表。取F1的中茎红花随机交配,F2中矮茎红花个体占7/32.
性别F1的表型及数量
雌株高茎红花雌株81、中茎红花雌株39
雄株高茎红花雄株40、中茎红花雄株18、高茎白花雄株39、中茎白花雄株23
(1)对该植物进行核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根据以上信息,B+、B、b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表示为_____(用“>”表示)。
(3)控制花色的基因和茎长性状的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为_____
(4)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涉及茎长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
(5)取F1高茎红花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有_____种基因型。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有患单基因遗传病的甲、乙两个家庭,甲家庭:一对正常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孩(A)和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孩(B);乙家庭:患病不携带正常基因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生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C)和表现正常的男孩(D)。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目前尚难根治,故应积极预防,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根据上述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类型,若能,请分别说明遗传类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人群中甲家庭所患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625。若B个体与人群中一正常女性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T细胞能分泌促使细胞凋亡的信息分子CD95L,正常情况胰岛B细胞缺乏该受体不会凋亡,据此推测某些糖尿病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给这种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普通胰岛素和新研制的“智能”胰岛素IA,测量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糖尿病小鼠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缓解症状
B.高浓度血糖促进胰岛B细胞中CD95L受体基因的表达,在翻译中参与肽链的合成
C.正常小鼠在注射普通胰岛素后的2-3h内,肝糖原的分解比注射IA的更快
D.使用IA的缺点是血糖浓度在正常小鼠体内下降慢,在患病小鼠体内上升慢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昆虫体色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翅形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两种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长翅∶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2∶3∶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昆虫种群中存在控制黄色和长翅的基因纯合致死现象
B.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雌、雄配子的种类不同
C.F2个体存在5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F2黄色长翅个体与黑色残翅个体杂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比例为1∶1∶1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黄体对灰体为隐性(相关基因用H/h表示),短曲刚毛对长直刚毛为隐性(相关基因用G/g表示)。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F1F2
雌性黄体短曲刚毛灰体长直刚毛黄体短曲刚毛:灰体长直刚毛:黄体长直刚毛:灰体短曲刚毛=4:4:1:1
雄性灰体长直刚毛黄体短曲刚毛黄体短曲刚毛:灰体长直刚毛:黄体长直刚毛:灰体短曲刚毛=4:4:1:1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2)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以从亲本杂交得到F1的过程找到证据:______;也可以从F1杂交得到F2的过程找到证据,如果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F2黄体短曲刚毛:灰体长直刚毛:黄体长直刚毛:灰体短曲刚毛分离比为______
(3)科学家继续对这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展开研究,发现某些灰体长直刚毛雌果蝇身上有黄色斑(A)和短曲刚毛斑(B),这些斑块有的是单独出现,有的是A、B成对相邻出现,成对出现的叫做孪生斑。研究发现庞块的出现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有关(互换的染色体片段上可能含有多个基因)。

①若F2代的灰体长直刚毛雌果蝇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H/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则其身上会出现______(“黄色斑”、“短曲刚毛斑”或“孪生斑”)。
②基因型为______的灰体长直刚毛雌果蝇身体上可能出现孪生斑,其A、B斑块处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某果蝇身体上出现多个斑块,不同的斑块大小可能不同,但是孪生斑A、B的大小一定是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果蝇的体色由多对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现有黄体、黑体和黑檀体三种体色的果蝇单基因突变体(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果蝇不同)。为探究果蝇体色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进行了下列实验。

亲本

F1的表型

实验一

黄体(雌)×野生型(雄)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

实验二

黑体(雌)×黑檀体(雄)

均为灰体

实验三

黄体(雌)×黑檀体(雄)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

(1)黄体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通过分析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相对于灰体,三种突变性状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有________。野生型果蝇产生三种体色的单基因突变体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填“不定向性”或“随机性”)。
(2)根据实验三不能确定黑檀体基因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实验三中的F1果蝇相互交配,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黑檀体为3∶4∶1,说明黑檀体基因位于________上,F2中黄体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的灰体果蝇中纯合灰体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已知基因T、t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当t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TT纯合灰体雌果蝇与一只tt黄体雄果蝇杂交,所得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从上述亲本和F1中选取材料,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t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雄果蝇。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流行度与流感病毒不相上下。下图是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组载体的示意图,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
限制酶BclIEcoRIXbaISau3AIBamHI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过程②在PCR扩增仪中需加入__________酶,设计引物时在两种引物的__________端分别添加的限制酶是_________(填名称),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____种酶得到质粒B。
(2)过程③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图中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_________,连接此底物中的末端的DNA连接酶可以来自___________

(3)过程④的目的是使质粒B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准确复制、方便提取,因此质粒B的组成元件中___________(填“是”或“否”)必须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4)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 DNA 的方法。这两种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与非限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为1∶50~1∶100,在PCR反应的最初10~15个循环中,其扩增产物最初主要是双链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非限制性引物引导的PCR就会产生大量的单链DNA。假设反应体系中原来有a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扩增产生双链DNA,后20个循环均只扩增一条链,则需要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_个,非限制性引物___________个。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来自豇豆的可食用部分,由于其具有抗虫谱广、昆虫不易对其产生耐受性且对人畜无副作用的特点,cpti基因被作为抗虫植物基因工程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目前,cpti基因已经被转到烟草、水稻、棉花和番茄等多种作物中。某研究团队欲将cpti基因转化大麦,获得转基因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大麦是严格自交的二倍体农作物,自然条件下大麦大多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有:①自花传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连续自交,_____________
(2)将酶切后的cpti基因和质粒拼接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大麦细胞后,进一步培养筛选共获得9株待测个体。现对筛选出的个体进行DNA水平的检测。请填写表格,完成实验:

组别

植株编号1-9

对照组1

对照组2

模板

1-9植株DNA

______

普通大麦DNA

PCR体系中其他物质

缓冲液(添加Mg2+)、水、______、4种脱氧核苷酸的等量混合液、Taq DNA聚合酶

电泳结果

编号1、2、4、5、9植株无条带编号3、6、7、8植株有条带

有条带

______
(3)进一步做抗虫的效果鉴定,该团队获得了三个抗虫大麦品系甲、乙、丙。将三个抗虫品系分别与普通品系大麦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又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乙×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丙×甲→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99:1
①若依次用A/a、B/b、D/d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与抗虫性状相关的基因,可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cpti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请在下图细胞中画出甲丙杂交所得F1中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_________
②甲与丙杂交,F2出现不抗虫植株,这最有可能与F1减数分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甲、乙杂交的F1与乙、丙杂交的F1杂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4)目前有较多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但研制蛋白酶抑制剂这类的新型药物仍有重要的意义,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说出2点)。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对正常夫妇因妻子的母亲和丈夫的母亲患有相同的单基因遗传病而进行遗传咨询。已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不考虑基因突变、XY同源区段和染色体变异,控制该病的等位基因为A、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则该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
B.若该夫妇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儿子,则该患病儿子的姐姐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01/202
C.这对夫妇的父亲都可能同时含有A和a
D.若要研究两位母亲的致病基因序列,可用BLAST(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对其进行相似性比较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