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如此巨大的成功绝非偶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回首走过的道路,我们会清晰地找到答案。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材料二 新修订后的《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行使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监督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等权力,并开展廉政建设反腐败等工作。
材料三 在学习中,学校开展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有同学对“尊崇宪法”不太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尊崇宪法?在第七个国家完法日来临之际,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20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2020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从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活动。
(1)在全社会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活动有何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1年1月4日是《民法典》施行后的首个工作日,全国各地法院宣判了多个《民法典》实施后的首案,其中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公开宣判了首例适用《民法典)污染环境场罚性赔偿条款案件;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宣判了《民法典》施行后高空抛物首案;北京朝阳法院适用《民法典》宣判首起“自甘冒险”案。全国各地依据民法典宣判首案,使民法典得到有效落实,有利于我国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由。材料一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时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二 2020年7月23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了中国人首次火星“征途”。我国自主研发的硬核科技,将护航“天问一号”这次全程超4亿千米的火星之旅。凭借火星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超强阵容,“天问一号”可一步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也是世界航天史第一次。
(1)我国“北斗”“天问”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说明了什么?材料一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描绘了5到15年的中国发展前景。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完成的两个阶段战略目标。
材料二 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全会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材料三 全会指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你认为我国应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第一条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有人认为 “食品浪费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上升到立法层面未免有点小题大作。”
但也有人觉得 “不能将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浪费,有必要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发表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材料二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当地时间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材料一:中国境内新冠肺炎现有确诊病例情况(数据来源: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凝聚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依托雄厚的综合国力、多年来积累的科技创新成果,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场战“疫”再度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材料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各国必须联手才能战胜疫情。但国外一些政客为了推卸本国抗疫不力的责任,不惜制造政治谣言,撕裂国际社会合力抗疫的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这张车票,写满了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展现着乘车人的坚定决心。车票的主人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告诉我们不要去武汉时,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坐上列车赶往武汉。
材料二 这张车票,也是一个缩影,一个代表。请战书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医护人员脸上深深的勒痕,“逆行”战士写给家人的信…它们和这张车票一样,讲述着无数英雄们为保一方安宁,守护国家利益,舍小家为大家……借助它们,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不畏艰险的勇毅,什么是挺身而出的担当,什么是视死如归的精神……
(1)运用责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2020年4月15日,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八年级(1)班的“小记者”们制作了一份宣传海报:
专栏一 学法筑防线
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于当晚在香港实施。《香港国安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香港安全管理中的指导思想地位。香港各界人士坚决拥护并支持香港国安法。
专栏二 “国泰”方能“民安”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都是国家安全小卫士。
(1)请你列举两个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宪法至上)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看到,上述新闻后,小瑜同学产生了两点疑问:
疑问一:民法典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说明了什么?
疑问二:民法典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1)请你结合所学,从疑问一和疑问二中任选其一,与小瑜一起探究答案。(解读资料)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
(2)“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交流分享)2020年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围绕“崇尚法治精神,助力法治建设”这一主题举行了大型法治宣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就建设法治中国进行了学习交流。
![]() |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①____________和重要保障。 | |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②____________、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 | |
(行动践行)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
(5)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哪些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围绕本次会议,省城某校“时政社团”初中部的社员们开展了新一期的学习和探究。请你参加。
会议前,社员们提前了解会议相关信息,做了很多准备。会议一结束,大家便搜集官方信息,准备出一期海报。
本次会议上,对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所学习的一些概念,有了新的提法或变化。你知道是哪些吗?
(2)请从下列概念中找出它,并写明“新的提法或变化”。本次会议在原有基础上,对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了更详细的表述。
社员A: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社员B: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社员C: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社员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
(3)在学习中,社员们对此的看法有几项不正确,请挑出其中一项并改正。学习中,细心的社员发现,本次会议对科技教育尤其是创新有了更新更深入的阐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4)如此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理由何在?试着用本学科观点简要阐述。正如材料中所强调的,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社员们联想到了学校近两年来越来越重视的几项活动,似乎明白了学校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