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过程。
(2)B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______产生的。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___C+D(在“>”“<”或“=”中选择)。
(4)体温主要是由上述方式进行调节的,但也离不开激素调节。在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体血液中,______和______激素的含量会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物质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通过呼吸作用完成了甲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扩散作用完成了乙处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通过异化作用完成了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均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容器底,上端分别连接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在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连接乙球的弹簧长度等于弹簧原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B.丙球受到的浮力等于丙球所受的重力
C.甲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D.乙球的密度大于丙球的密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0~24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A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目的是为了降低B__;
(3)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__;
(4)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__;
(5)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I__。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953 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如图是其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米勒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冷凝器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生成氨基酸等有机物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D.该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甲所示为某家用电辅热式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在天气晴朗时,它接收太阳能的真空镀膜管的总有效面积为1.5m2,能将接收的太阳能的50%转化为水的内能;阴雨天时用电加热,电热管上标有“220V 1210W”。(水的散热忽略不计)。试回答:

(1)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电辅热式平板太阳能热水器使用三脚插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晴天时,假设每平方米的真空膜管1h内得到4.2×106J的太阳能,如果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10h计算,可以将150kg、初温为15℃的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___________
(3)在阴雨天,开启电加热器加热,若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45℃需多长时间___________?(取到小数点后1位)
(4)夏季用电高峰时,家庭电路的实际电压只有200V,在此电压下电加热器实际功率是多少___________?(不考虑电热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①有一位同学实验完成后,先将实验A与试管C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该同学之前实验时试管A内的现象是_______;烧杯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溶质不包括指示剂与气体,下同)
②该同学接着又将试管B和试管D中的物质也倒入该烧杯内,他测定烧杯内所得液体的pH为2,其测定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通过这一测定结论可分析烧杯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有______种;
(3)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有绿色的铜锈,小乐对铜锈展开了如下研究,回答问题。
(1)小乐查阅资料发现,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乐取 44.4 克纯净的碱式碳酸铜样品,利用图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验证其化学式为Cu2(OH)2CO3。(已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可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①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后均需对装置N2甲、乙、丙进行称重;当装置甲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对装置甲、乙、丙进行再次称重前,需打开活塞再次通入足量的N2,其目的是_________
③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则装置乙将增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物质一定条件下的可以转化。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
A.2类B.3类C.4类D.5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